2011中國國際液化天然氣大會召開現場
6月29日至6月30日,為期兩天的2011中國國際液化天然氣大會(LNG CHINA 2011)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成功舉辦。
來自Shell、道達爾、法國蘇伊士、卡塔爾燃氣、法國德希尼布、美國宙斯、林德集團、查特等眾多國際知名企業,來自中國石油寰球工程、昆侖能源、中海油氣電集團、新疆廣匯、沈陽鼓風機集團等國內能源企業、工程及制造企業,以及來自IIR國際制冷學會、美國燃氣技術研究院、中國城市燃氣學會、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國內外研究或學術結構,共計約300余名代表參加了此次國際性會議。兩天時間內,各位演講嘉賓及代表就中國LNG產業發展和產業鏈技術兩個方面進行了深入地交流和探討。
放眼全球,天然氣時代已然來臨。中國天然氣產業在上一個五年內,取得了快速發展,但與國外相比,還處于發展的“青春期”。而對于液化天然氣(LNG)產業來說,“中國還處于童年期”。在解讀中國LNG工業現狀時,中石油旗下的中國寰球工程公司副總經理宋少光描述說。
作為管道天然氣的有益補充,近5年來,全球LNG貿易量超過管輸氣4%的增長速度,年均增長已達6%,其貿易方式趨于多樣化和靈活化。其中,亞洲需求強勁,“自2006年以后,中國成為LNG產業中的巨星。”德國林德公司執行副總裁Marcus Lang在回顧全球LNG百年發展史時說到。
據今年年初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10年中國共計進口LNG 935.6萬噸,同比大幅增長69.13%。來自中國城市燃氣協會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LNG表觀消費量達到2400萬噸,需求缺口很大。
專家介紹,2011年,伴隨著液化能力的增長,亞太地區需求增長強勁,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中國能源企業都加大了天然氣開發和利用的投入。在“十二五”能源規劃中,中國明確提出要加大LNG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鼓勵以氣代油,大力發展液化天然氣產業,推進傳統能源的清潔利用。
隨著需求的快速增長,中國LNG產業正迅速跟上。如今,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鏈日趨成型,前景更加廣闊。但是,中國LNG產業在發展中也將面臨諸多現實問題。比如氣源供應不穩定、跟不上需求,液化氣加工廠規模偏小、關鍵技術裝置尚未國產化,加氣站建設標準缺失、未形成網絡,以及LNG汽車市場需要一段時期培育等等。在這次會議上,專家指出,這些上下游問題制約著今后中國LNG產業的整體發展。
有挑戰,但更多的是機遇。來自國土資源部的一位專家預計,2030年,中國天然氣、非常規天然氣的年產量分別將達到4000億立方、2300億立方。中國天然氣時代的日益深入,這為LNG產業注入了發展的強心劑。“十一五”期間,中國LNG產業猶如一支“快箭”呼嘯而出,迎接它的是美好的明天。
本次國際液化天然氣大會設兩次全體會議和四個分會議。該大會由中國石油寰球工程公司、佳程駿勵國際展覽公司共同主辦。(柳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