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華潤燃氣(01193,HK)對外宣布,以2.37億美元的基礎售價收購美國AEI公司旗下AEIChinaGasLtd.全部權益,該公司主要在中國從事城市燃氣管道的經營、燃氣銷售與分銷及經營壓縮天然氣、液化天然氣及液化石油氣加氣站。
2.37億美元,這一數額也接近華潤燃氣2011年并購支出的50%。
對此,安迅思資深天燃氣行業分析師錢莉稱,“經過多年快速發展后,大型燃氣公司未來的發展勢必將依托不斷的并購”。
華潤忙并購擴張
資料顯示,總部位于休斯頓的AEI,致力于在全球新興市場擁有和經營能源基礎設施,2009年銷售收入已經達到82億美元。而此次出售的中國公司在國內11個省份經營28個城市燃氣管道項目,并擁有8處燃氣站和4個中游燃氣輸送管道項目。
截至2011年年底,除去正在收購的天津、寧波項目外,華潤燃氣在國內16個省份共計經營著73個城市的燃氣項目,燃氣年總銷量達到72億立方米。
錢莉認為,AEI在國內的天燃氣業務規模相比華潤燃氣、港華燃氣等公司還是有所不足,在與這些公司競爭上較為困難,轉手于華潤燃氣也是理所當然。華潤燃氣也將因此增加其在行業內的競爭力。
睿霖咨詢能源行業研究員劉楷瑞表示,華潤燃氣大手筆收購AEI,既是搶占國內市場份額的需要,也是應對更加激烈的競爭的需要。
近期,華潤燃氣對于鄭州華潤燃氣的要約收購也以后者從香港退市結束。2月20日,華潤燃氣公告顯示,公司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鄭州燃氣已發行股本約96.08%,因此建議鄭州華潤燃氣公司私有化并撤銷香港上市公司地位。
華潤燃氣曾在今年3月21日公告稱,將發行15億美元中期票據用作收購及補充營運資金。公司此前更是宣稱,2012年將完成天津和寧波兩項較大項目收購,預計全年并購支出達到60億~80億港元,2011年該數據為30億港元。
行業并購成主流
華潤燃氣頻頻出手并購城市燃氣公司之時,中國燃氣收購案也是鬧得轟轟烈烈。
2011年年底,
中石化和新奧能源宣布聯合要約收購中國燃氣,代價約為167億港元。對此,中國燃氣方面多次表示,該價格并未反映公司真實價值。從中石化、新奧一方了解到,截至目前,雙方仍未針對此事進行面對面商談。
近日,有北京市國資委背景的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大宗交易及二級市場迅速增持中國燃氣股權,持股比例已經增至14.75%,逼近公司第一大股東。該行為也讓市場分析人士摸不著頭腦。
有知情人士露稱,北控集團此前就有意向合作收購中國燃氣。
金道投資分析稱,基于燃氣行業在內地仍然處于高增長階段,并購成為了企業快速發展的方向之一。
錢莉認為,“現在并購還不是很嚴重,不過還是時有發生,我們經常能夠看到,某某大型燃氣公司與某當地燃氣公司成立合資公司”。燃氣與
成品油不同,一個地區只能有一個經營權,也就是說當某一地區已經有一家燃氣公司在負責時,其他企業無法進入。
錢莉表示,“目前燃氣公司擴張的主要困難就是經營權”。
“5年前的時候,大家在燃氣板塊做得都不錯,那時候天然氣業務還沒有普及,可以進入的區域很多。現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用上了天然氣,大型的燃氣公司在能夠見縫插針的地區都已經布局完了。”錢莉認為新開燃氣分公司去尋找空缺的市場已經很難了,“大型燃氣公司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并購”。
記者從劉楷瑞處了解到,目前國內天然氣市場格局基本上呈現出四足鼎立的特征,這四方分別是以港華燃氣、百江燃氣為代表的港資企業,以昆侖燃氣、華潤燃氣為代表的國有企業,以及新奧能源為代表的民營企業以及地方國企。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