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潔敏出任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資料圖
北京11月7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昨天,
中石油集團正式宣布設立董事會。至此,
中石化、
中海油和中石油
三大油企都完成了董事長和總經理分設的架構調整。
“三桶油”全部完成規范董事會建設
中石油公告表示,由蔣潔敏出任中國石油集團董事長、黨組書記,免去其總經理職務;中石油原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周吉平接任總經理,并任董事。這也標志著中石油集團正式建立規范董事會。
所謂規范董事會,即公司的重大經營決策由董事會決定,經營層向董事會匯報,經營層與決策層相互制衡。今年4月,中組部任命傅成玉、王宜林分別擔任中石化集團和中海油總公司董事長,中石化和中海油分別建立起董事會,并與總經理職務分設,由不同的人擔任。
中石油內部人士表示,此次人事調整沒有其他特別的原因,主要是針對國資委的相關要求做出的,主要領導職責暫時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央企建立董事會制度是國資委近年來積極推動的一項政策。早在2005年國資委就在寶鋼等7家企業啟動了第一批央企董事會試點改革,此后試點企業逐步擴大。雖然包括三大油企在內的眾多央企都已設立了董事會,但是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仍有較多央企的決策層和管理層界限劃分并不清楚,真正的改變還需要較長時間。
韓曉平:中石油國際競爭力有待提高
下面來連線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聽聽他對三家油企完善董事會制度的看法。
主持人:這次國資委要求央企進行董事會制度的改革,您覺得這個目的是什么呢?
韓曉平:首先這次是黨中央、國務院親自過問這個事情,說明中央對這個事情很重視,特別像中石油這樣大的企業,因為至關中國層面安全,所以從中央的層面希望他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一個現代企業制度最大的好處就是重大決策要經過董事會,而不是一個領導自己說了算。這樣經過多方的決策來進行,他會避免更多的錯誤、會提高效率;另外,在一定程度上會使企業能夠更多的考慮到經營,也為整體上市奠定了基礎。
主持人:中石油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這次人事變動是應國資委要求作出的,好像感覺上有點不太情愿的意思,那您覺得中石油自身來說,有沒有需要改變企業管理制度這樣一個迫切的要求?
韓曉平:應該說也非常必要,因為中石油這些年來盡管在中國是最賺錢的公司,但是跟國際上相比,他的盈利能力并不是那么好,因為跟他差不多的公司比他盈利能力要強得多。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家的經營非常好,經營好主要反映在人少,中石油可能150萬人,可是其他的國外跟他相當的公司大概只有幾十萬人或者十幾萬人。相比之下中石油的競爭各方面還是有待于提高。
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特別是現在這樣能夠由多方來參與,可以使中石油在經營上有很大的改變;另外在我們保證中國能源安全的過程中需要增加石油天然氣的供應量,融資能力投資能力還是受到一定的影響,如果他現在建設企業制度以后能夠有多方的投資進行參與的話,就可以通過這樣一些制度使中國在
勘探開發方面增加中國石油天然氣的開發,保證自己的能源安全。
建立董事會制度可牽制權力明確分工
主持人:您認為董事會制度的建立能夠給三大油企的運營帶來哪些變化呢?
韓曉平:首先一些重大決策以前可能總經理一個人說了算,其他人都要聽他的,因為這個權力高度集中。而現在要經過董事會,而且董事長是在制定戰略方針政策,而不僅是執行,而總經理去執行董事會的決議。這樣制度建立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各自分工得到了明確,而且使權利受到了一定的鉗制,也保證這個企業盡可能的少走彎路、少走錯路,在現代企業制度方面,我們知道幾乎中國所有的國家大企業都已經建立了,而目前在中石油這樣的企業還沒有建立,這是不正常的事情,而今天我們建立這個制度使它回歸于正常。
健全董事會機制 可避免“天價吊燈”重現
主持人:來和今天的嘉賓主持一起來探討一下,你覺得董事會的建立能夠給這三大油企整個面貌有哪些改變?會不會最后變成了本來是一個人說了算,最后出了問題是集體決策。最后真的壓根兒連負責人都沒找到了,會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李光昱:我估計內部肯定還是有分工的,比如說董事會里面幾個人一定會分工,誰負責哪一部分,當然了大的決策肯定會是集體決定,但是最后肯定也有人拍板,所以其實到最后誰承擔責任這個事不是很重要的,誰承擔責任也不能改變這個事到底怎么樣?最近發改委反復約談兩桶油中石油、中石化,因為現在很多地方柴油已經出現了供貨緊張問題,類似的這些問題你感覺到中石油的問題并不在于他多一個董事會和少一個董事會,而在于到底誰能夠對他有影響力。
主持人: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李光昱:如果董事會真要是能夠發揮它的力量,也許以后不會出現天價的吊燈事情。中石油也好、中石化也好,是由國資委引導的,董事會只是內部有權利分攤,這些人都是由一家單位領導的,所以從理論上講國資委說讓中石油做什么是不需要跟董事會或者其他人商量的,所以這里面根本問題就不在于說董事會有沒有董事,因為所有的董事都是一家股東去任命的,其實這家股東已經就足夠決策所有的權利了。
主持人:國際性能源公司,參與國際性競爭接下來要走國際路線的話,這三桶油該怎么做呢?
李光昱:我覺得國際上肯定還是應該跟著政府走,因為畢竟國際上的這些收購也并不完全是經濟上的問題,很多還是出于國家戰略或者是說國家安全的問題,包括你去一些特別地方收購石油的話,如果每年國家在后面做保障估計也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