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購置稅優惠政策、以舊換新和汽車下鄉補貼政策相繼“壽終正寢”,本月16日,財政部、發改委和工業信息化部聯合發文,宣布今年的節能汽車推廣補貼政策執行到今年9月30日,從10月1日起調整并實施新的節能汽車補貼政策,補貼標準由原來的百公里平均油耗6.9升降低到6.3升,補貼標準為每輛3000元。
這一政策在順德的車市投下了重磅炸彈,業內人士指出,現階段自主品牌車型符合新補貼標準的車型幾乎“全軍覆沒”,而合資品牌的優惠車型也失去了“大半江山”。各車商紛紛打出了優惠補貼倒計時的宣傳,十一黃金周的車市銷售熱潮已經提前到來。不少車商表示,本月的銷售量比上個月增加了約2至3成。
市場:
補貼取消自主品牌影響大
從今年以來,汽車優惠補貼政策相繼取消,給車市帶來了不少影響。比亞迪順德利豪達4S店市場部主管梁偉枝表示,補貼的相繼取消,對自主品牌汽車的銷售影響更大。
從技術上來說,大部分自主品牌的汽車尚未采用渦輪增壓等的低油耗先進技術,所以平均油耗很難降低至6.3升甚至以下的水平。以4S店在售的比亞迪汽車為例,新政策實施以后,只有油耗達5.2升的F0才可能出現在補貼范圍內。
自主品牌汽車的利潤空間利潤已經非常小,對于商家的讓利和優惠來說,3000元的汽車優惠補貼并不是一筆小數目。所以,消費者最好“先下手為強”,不要等到原本可以到手的優惠溜走。今年10月以后,如果國家提高相關優惠政策的門檻,商家可能要視情況再次調整銷售政策,在服務上吸引更多顧客。
節后:
商家自掏腰包補貼者少
有業內人士認為,國家補貼陸續取消對自主品牌影響大過合資品牌。順德市民購買汽車,如果是購買自主品牌,就會看準哪個時段比較劃算,每次補貼“大限”到來前夕,成交量都會出現井噴;而購買合資品牌的汽車,政策變化對其購車的影響力并不明顯,他們更多會關注品牌、質量和售后服務等。
走訪了多家自主和合資品牌汽車銷售4S店,有不少車商打出了“補貼優惠倒計時”的促銷活動。據粗略統計,不少車商本月的銷售量大多增加了約2至3成。
10月以后,車商是否推出“廠家節能補貼”來代替“國家節能補貼”呢?在采訪中,部分車商表示正在觀望中,其中多數車商均表示肯定不會。“近來物價上漲以后,車價并沒有多少變化,商家已經給不起更多的現金優惠。”
時機:
是否該再等等?
有市民認為,國家節能補貼門檻的提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車商改進節油技術,屆時將有一批新車上市。所以,十月以前并沒有必要搭末班車,等一段時間再買車將會更劃算。
東風日產協力專營店經理張景宇表示,目前在售的汽車發動機以自然吸氣發動機為主,從技術上來說進行節油改進的空間已經比較小,如果要選更節油的汽車,只能選擇更小排量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可以省下不少油,但是新技術意味著商家和消費者都要支付更高的使用和維護成本。所以,“等一等”究竟值不值,這還需要消費者自己把握。
業內人士指出,不管等還是不等,購買汽車不應該光看車價和油耗,還應該看汽車的產品質量和服務等因素。另外,十一黃金周期間盡管優惠較多,但提車也往往比平時更慢。
提醒:優惠政策多以“提車日”為準
正計劃在今年內購買一輛小排量汽車的王先生說,他之前曾經去過多家汽車銷售4S店看過車,還留下了自己的聯系方式。早在中秋節期間,就有不少汽車銷售人員告知他,搶在十一前來購車,或許還能享受3000元優惠補貼。直到前幾天,王先生這才到店里看車,銷售人員卻告知補貼優惠也許沒有了,王先生感覺很蹊蹺:“還要等幾天才到10月,怎么優惠說沒就沒了。”
據了解,目前雖然順德不少車商在進行“節能補貼優惠倒計時”,讓很多市民認為目前買任何一款節能目錄內的汽車均有優惠,但實際上并非如此。
目前,消費者買車主要分三種情況,其一為提4S店庫存的現車,在10月1日前交齊車款并拿到購車發票后,就能馬上享受3000元得優惠;其二是在4S店下了定金,等廠家提車過來后再交齊余下車款,在十一黃金周期間,不少車商提車往往要等待幾個星期甚至好幾個月,所以是否享受購車優惠要以提車日的國家政策為準;第三種情況就是貸款買車,這種情況要具體咨詢汽車銷售商。
所以,市民在購車時,要根據自己的購車方式,向車商詳細咨詢自己所購買的車型是否滿足優惠條件,有必要時還可與商家擬定合約,以免發生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