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比亞石油公司發言人:不準備和中國合作
利比亞革命戰事尚未結束,但另一場石油利益搶奪戰已悄然開打。
利比亞在今年2月陷入內戰之前,每天出口130萬桶石油,雖然只占全球石油供應的不足2%,但屬于優質的低硫原油(sweet crude oil),是國際原油市場的搶手貨。
西方國家,尤其是為革命軍提供關鍵空中炮火支援的北約成員國,正極力協助它們的石油企業鎖住利比亞的石油生產。
意大利外長弗拉蒂尼本周一在國營電視臺說,意大利石油公司埃尼集團(Eni)將在利比亞占有“第一的位置”。弗拉蒂尼還說,埃尼集團的技術人員已動身前往利比亞東部,以重啟當地的石油生產。
利比亞革命軍和卡達菲政府軍爆發戰事后,利比亞的大部分石油生產便已中斷。
除了埃尼集團,英國的英國石油公司、法國的道達爾集團、西班牙的雷普索爾YPF公司和奧地利的OMV公司也是利比亞的主要石油開采商。一般預料,利比亞內戰結束后,它們的獲利最大。
意大利高度依賴利比亞的石化能源,從利比亞進口超過20%的原油。法國、瑞士、愛爾蘭和奧地利則從利比亞進口超過15%的原油。
美國石油公司如Hess公司、康菲石油公司及馬拉松石油公司也曾同卡達菲政府敲定石油開采合同,但美國從利比亞進口的原油不足1%。
在革命軍贏得戰事前,革命軍就已表明,他們會記住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并會根據這一原則談判石油開采合同。
革命軍控制的阿拉伯海灣石油公司(Agoco)發言人馬尤夫說:“我們和西方國家如意大利、法國和英國的公司沒問題,但我們不準備和中國合作,因為有一些政治問題。”
筆者認為,中國沒有大力支持制裁卡扎菲政府的措施,并支持通過談判結束這場內戰,大概激怒了利比亞反對派!我們的幾百億美元有可能泡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