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網消息 (記者 劉軍)到4月下旬,遼河油田科技人員經過一年對海外河油田普通稠油油藏注水技術研究攻關,形成直井水平井組合注采模式等4項配套技術,現場試驗及應用突破百井次,階段增產原油1.4萬多噸,增注2萬多立方米,注水區塊綜合遞減率、自然遞減率、含水上升率同比下降9.1%、4.6%和0.2%。
1989年投入開發的遼河海外河油田有4個注水區塊。到2009年年底,這個油田采出程度高達84.76%,綜合含水達到89.52%,開發矛盾十分突出,主要表現在油水黏度比大,儲層非均質嚴重,分注級別偏低,注水配套技術應用效果變差,油井出砂嚴重等。
對此,遼河油田立項開展海外河油田普通稠油注水油藏提高采收率配套技術研究與應用。通過一年研發,油田建立直井水平井組合注采模式,形成雙基團二次交聯調剖劑和定位投放、本源微生物調堵、可動微凝膠調驅及以KHPX―20恒流堵塞器為核心的多級分注4項技術。
新的注水配套技術改變海外河油田傳統的直井注采模式,確定了最佳注采參數,提高水驅采收率2%,改善了油田注水開發效果。
研發的雙基團二次交聯調剖劑和定位投放技術,與常規調剖劑相比,技術性能指標明顯提高,具有二次交聯、穩定性好、處理半徑大、封堵率高的特點。
針對油水黏度比大,調剖效果變差的問題,遼河科技人員培養和篩選海外河油田本源微生物,研制纖維類生物多糖聚合物調剖劑和鼠李糖脂類高效生物表面活性劑,豐富了海外河油田調驅技術類型,實際試驗2個井組,措施前后對比含水率降低2%。
針對夾層薄、油稠、出砂影響,老式偏心分注適應性差的問題,遼河科技人員研究出恒流堵塞器,與偏心分注管柱相結合,形成一種新型多級恒流分注技術。此技術解決了偏心分注測試周期長、成功率低問題,降低了測試強度,注水配注量準確,達到對高滲層限制注水,低滲層加強注水,提高注水波及體積、細分注水的目的,使油田注水分注級別由二級三層提高到三級四層,注水量誤差控制在正負10%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