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殼牌新舊總裁:范德偉(Jeroen van der Veer)(左)、彼得?沃瑟(Peter Voser)(右)
殼牌準掌門 新官上任三把火
今年7月1日,彼得?沃瑟(Peter Voser)即將取代范德偉(Jeroen van der Veer)成為荷蘭皇家殼牌公司的新任首席執行官。日前,作為能源巨頭的準掌門,沃瑟新官雖未上任,改革卻已先行。
5月26日,殼牌公司發表聲明,稱公司天然氣與電力部門主管琳達?庫克辭職。
庫克自2004年以來一直負責天然氣電力部門。多年來,她一直致力于監督公司的重大液化天然氣項目、天然氣航運以及殼牌的大型貿易業務。現任公司首席執行官范德偉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非常感謝琳達?庫克,她為公司的成功作出了許多貢獻。殼牌的液化天然氣生產能力在過去5年中提高了60%以上。”
殼牌公司拒絕就庫克的突然離職發表評論。公司的一位發言人稱,該決定是“經雙方同意的”。
庫克的離職揭開了殼牌準掌門沃瑟改革的序幕。5月27日,公司又透露了重大重組計劃。該計劃決定將公司生產勘探、天然氣電力以及油砂三個部門合并成為兩個新機構:上游美洲和上游國際。根據重組安排,殼牌全球勘探開發部門現任主管馬爾克姆?博德(Malcolm Brinded)將主管上游國際。美洲生產勘探部門現任執行副總裁馬文?歐頓(Marvin Odum) 將出任上游美洲能源業務部門的董事。
據悉,此次殼牌的重組計劃會影響到該公司約2.4萬名員工,但是公司發言人拒絕透露會裁掉多少工作崗位。
今年4月份,殼牌公司的一季度財報稱,由于全球經濟危機導致石油價格下降,該公司第一季度純利潤下降了62%至34.88億美元。
沃瑟在公布其計劃時說:“從成本、能源價格波動和新項目競爭幾方面來看,石油工業同殼牌都面臨相當大的挑戰。我們必須改進我們的經營方式,加快戰略執行的步伐,以此來提高我們的競爭力。”他還補充說:“這種新的結構將加強公司的問責制,提高公司在提出新項目和發展新技術方面的表現。”
盡管此前殼牌公司的債務基數較低,但該公司雄心勃勃的投資使得今年債務水平大幅上升。上周,公司還遭受了股東們的不信任投票,否決了高管薪酬計劃。英國《金融時報》有評論稱,殼牌公司董事會在沃瑟正式就任前即授權其進行重大改革,表明了公司希望盡快解決問題的決心。
TNK-BP新掌門 一波三折明爭暗斗
相比殼牌的大換血,秋明石油公司(TNK-BP)的新掌門人選則顯得撲朔迷離。
在TNK-BP首席執行官任命問題上,英國石油公司(BP)與俄羅斯股東們一直以來就明爭暗斗。此前曾有俄羅斯媒體報道,TNK-BP董事會可能在6月份召開的會議上,提名該公司執行董事維克托?維克塞爾伯格(Viktor Vekselberg)擔任首席執行官。但是由于維克塞爾伯格擁有TNK-BP 12.5%的股權,因此不具備獨立候選人的資格。
5月25日,經過6個月的物色,BP提名Pavel Skitovich擔任TNK-BP的首席執行官。此人是俄羅斯大亨弗拉基米爾?波塔寧(Vladimir Potanin)控制的投資公司Interros的一名董事。
根據去年達成的和解方案,BP有權提名一位俄羅斯裔的獨立候選人,擔任TNK-BP的首席執行官。但任命需要獲得俄羅斯股東和TNK-BP董事會的批準。Skitovich本人在接受電話采訪中拒絕就他的被提名發表評論。
BP的提名話音剛落,該職位又出現了第二候選人。5月26日,有消息稱,TNK-BP的俄羅斯股東提出Maxim Barsky作為第二候選人,并建議在作出最后選擇前,先任命一名為期3至6個月的臨時首席執行官。新一輪的掌門人之爭似乎一觸即發。
去年,BP同TNK-BP俄羅斯股東們的公開爭執就曾引發投資者們的恐慌,并導致多名員工離職,包括當時的首席執行官Robert Dudley。此次的掌門人之爭再次吸引了眾多目光,令人不禁猜測是否新一輪的控制權之爭又拉開了序幕。
TNK-BP在去年年底虧損后,今年第一季度才又重獲盈利。對于此次提名風波,公司拒絕發表評論。TNK-BP發言人Marina Dracheva說:“公司已經并且正在運行一個正常的商業模式。這些股東們的討論不會影響我們的運行。”
重組顯決心 換將現分歧
經濟危機以來,國際石油價格不斷下降,導致石油企業業績下滑,各家公司均不同程度受到影響。
殼牌公司今年一季度利潤下降,此次新首席執行官人未到任就開始改革,充分顯示了公司希望改變現狀的決心。而秋明公司雖然在今年初獲得盈利,但是長期以來其兩派股東對公司控制權爭奪不斷,此次新首席執行官人選問題又再次陷入膠著狀態。
近一段時間,國際原油市場價格持續攀升,甚至有預言大膽猜測石油行業或將先行走出經濟低谷。殼牌作為石油巨頭能夠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大有借此次國際大環境的東風打好新一輪經營之戰之勢。反觀秋明石油公司,雖擁有BP與俄羅斯財團兩大背景,卻在公司控制權方面一直內斗不斷,令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