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際石油能源處于供求失衡狀態,油價上漲,石油消費量又迅速增加。在此形勢下,近來國際石油界又重新青睞深水石油勘探與開發,各種相應的技術研發與裝備制造取得了重要進展。
世界石油勘探重點已由陸地轉向了海洋,由淺海轉向了深海。
根據國際海洋石油業公認的標準,水深300米以內為淺水,300米以上為深水,超過1500米則為超深水。
陸上淺海區域新增儲量逐年減少
據資料分析,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剩余可采儲量在10億桶以上的重大發現共有11個,其中西非、中亞、墨西哥、拉美各有2個,中東、俄羅斯遠東和北非各1個。中東的油氣儲量居世界第一。
西歐北海油氣產量雖然一直很高,但勘探活動已呈下降趨勢。南亞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國的天然氣資源豐富,但勘探難度大。馬來西亞、印尼、泰國和越南的勘探程度較高,但風險較大。
澳大利亞陸上勘探風險也較高,其海上傳統的淺水油區產量呈下降趨勢,但西北大陸架的深水區域很可能成為新興的產油區。
在北美地區,美國和加拿大的勘探開發程度已經很高,新的儲量接替區只有墨西哥灣、加利福尼亞州海域、阿拉斯加以及紐芬蘭海域。
重大發現多在深水水深與儲量成正比
從全球范圍看,由于陸地和淺水石油勘探程度較高,油氣產量已接近峰值。世界新增油氣儲量已由陸地和淺海轉向廣闊的深水海域。近年全球獲得的重大勘探發現中,有近50%來自深水,探明儲量約1000億噸油當量。墨西哥灣、巴西海域、西非海域以及被稱為第二個波斯灣的中國南海,是最具前景的深水油氣區。從總體來看,國際上深海油氣資源十分豐富,而探明程度相對較低。
1999~2003年全球新發現的14個儲量在6850萬噸以上的大油田,有9個是在深水(另外2個在淺水、3個在陸上),其間發現的大氣田23個,一多半來自深水(見附表)。
從新增儲量來看,2000~2005年全球新增油氣儲量164億噸油當量,深水占41%,而淺海和陸地分別占31%和28%。
在已發現的深水含油水域中,主要以西非、巴西海上、墨西哥灣為主,其次是南中國海。
據道格拉斯·伍德公司和世界油田系統工業數據資料統計,當水深在500~1500米時,世界深水油氣田的平均儲量規模隨水深大幅增加,深水油氣田產量明顯高于淺水油氣田。這雖然不能從石油地質理論上得到解釋,卻是不容忽視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