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艘液化天然氣船正式交付在即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08-03-25 人民網 關注度:0]
摘要: 在世界頂級船舶建造歷史上,將永久銘刻下中國制造“零”的突破。下月初,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艘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將正式交付船東。這是中國船舶(愛股,行情,資訊)工業集團公司所屬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歷經3年多時間打造,終于...
在世界頂級船舶建造歷史上,將永久銘刻下中國制造“零”的突破。下月初,由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艘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將正式交付船東。這是中國船舶(愛股,行情,資訊)工業集團公司所屬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歷經3年多時間打造,終于摘取了這顆世界民用船舶建造皇冠上的璀燦“明珠”,標志著我國基本掌握了世界造船尖端技術。
零下163℃變超級“魔術”
據了解,當今世界造船皇冠上有兩顆“明珠”:一是比“泰坦尼克號”還要豪華的郵輪“瑪利亞號”,一是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
LNG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已成為我國本世紀初緩解能源供需矛盾,優化能源結構的開發利用重點。LNG運輸船需能保證零下163℃下,把天然氣 “壓”成液態,就像變超級“魔術”一樣,體積可縮小到六百分之一。加上超長距離運輸液化天然氣的能力,是國際上公認的高技術、高附加值、高可靠性的產品。滬東中華是目前國內建造LNG船的惟一一家企業。
這艘LNG船造價高達1.6億美元,幾乎等同于五艘普通巴拿馬型散貨輪的總造價,而其鋼材消耗量卻僅相當于一艘7萬噸散貨輪。其船裝載量為 14.721萬立方米,是目前世界上在建LNG船中規模最大的一艘。全部氣化以后容量將達9000萬立方米,相當于上海全市居民1個月的天然氣使用量。
“巨無霸”中作“針線活”
這艘LNG船的尺寸,相當于第六代巴拿馬型超大型集裝箱船,堪稱海上“巨無霸”,但其建造工藝相當精致,好比是作“針線活”。
LNG船要適應從常溫到零下163℃的溫度劇變,內部有一套復雜的系統。其中,貨艙維護系統由兩層絕緣箱和兩層薄膜組成,它是決定LNG船建造成敗的關鍵。僅這一部分,需要的配套零件就在50萬個以上。
滬東中華自主研發的LNG船運用保溫瓶原理,為貨艙設計了半米厚的隔熱“內膽”,由內藏珍珠巖的5.5萬個絕緣木箱壘成兩層。打造最關鍵的絕緣層內壁,0.7毫米厚度的合金鋼板必須一小塊一小塊地拼接,全船焊縫長達120公里,工人在焊接時不能有一滴汗水沾上“鋼衣”,否則,保溫內壁就有可能出現紕漏,要花1000個工時來修復。
“十年磨一劍”鑄就品牌
建造LNG船是幾代中國造船人的夢想。此前,這一市場一直被日本、韓國和歐洲少數船廠壟斷。從1997年,滬東中華造船集團公司就開始LNG船的前期開發研究工作。在日韓造船企業對我國進行技術封鎖的困難下,滬東中華走過了10年艱辛歷程。
公司總經理王勇告訴記者,LNG船的建造理念應該是完全跟常規船的建造理念完全不一樣。據介紹,因為它要把零下163℃的LNG液體在常壓下運送到另外一個地方,那么其保溫條件、運送條件就非常特殊。
例如,要把厚不到一毫米的鋼板嚴絲合縫地焊接起來,該用多大的電流、多大的電壓,又需要什么樣的速度來操作,當時這些參數國內都沒有。技術人員反復試驗、分析測量、調試,僅攻克這個難題就花了幾年的時間。有了參數,但當時國內一時還找不到能勝任的焊接工人,就從最優秀的焊接工人中進行選拔培養、優中選優,還設立專門的培養車間,只有考試合格的才能上船進行操作。據透露,培養一個殷瓦管的焊工,大概要投入近20萬元。
在引進、消化專利技術的基礎上,滬東中華進行了再創新,已經實現了絕緣箱制造、殷瓦管制作、圍護系統安裝平臺制作、泵塔制造、巖棉防火材料和珍珠巖材料等的初步國產化,已經取得了首批創新成果,并在不斷擴大中。絕緣箱、殷瓦管、泵塔是LNG船的三大重要核心部件,制造難度大、精度要求高。目前,滬東中華攻破了“液貨艙圍護系統”、“絕緣箱安裝”、“泵塔制造與吊裝”三大世界公認的技術難點。
滬東中華作為國內自主設計、建造LNG船的“領跑者”,目前已持有廣東、福建LNG項目5艘船的訂單。該公司正積極投入新訂單的投標,同時將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承接國外的LNG船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