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集團公司(下稱“中化”)總裁劉德樹昨天在兩會期間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化首個全資煉油企業——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下稱“中化泉州”)將從中東地區的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獲取原油。
作為石油貿易行業的翹楚,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中化就是我國第一家中外合資煉油廠大連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最大股東,該煉廠擁有1000萬噸/年的原油加工能力。2006年9月中化成立中化泉州,承擔500萬噸重油深加工項目的建設和運營任務。
公開消息稱,中化泉州總投資約177億元,建設將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計劃建設加工能力500萬噸/年,相當于10萬桶/日。第二階段建設完成后煉油廠的年加工能力將再提高700萬噸,屆時泉州項目的總加工能力將達到24萬桶/日。劉德樹稱,該煉油項目將在2010年投產,屆時將加工高硫重質油。
中化此次能與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等歐佩克成員合作的原因之一,是資源價格暴漲。此前中石化和中石油都在積極尋找中東石油公司合作,從而保證穩定油源和較低原油價格。盡管我國煉油能力已加速上揚,但國內需求卻在不斷上升。根據中石化的統計數據,兩大集團2007年煉油廠的原油加工量達3.3億噸。
而相比另外三大石油企業,中化上游資源并不豐富,其原油資產多集中在海外。2007年2月中化收購美國New XCL公司100%股權,擁有了分布在渤海灣趙東石油區塊中24.5%的非作業者權益,在國內油氣勘探開發業務領域取得了突破。此次與中東合作伙伴達成意向,有望保證其旗下煉油項目的穩定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