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希森記者王方遒)記者從昨天舉行的全市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工作研修班上獲悉,哈爾濱市已確定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的重點任務,并下發《哈爾濱市推進新型工業化重點工作任務分解》,通過調整優化產業布局、加快技術創新等措施,到2010年使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500 戶,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達到400戶,比現在增加200余戶,工業總量在“十一五”期間翻一番,經濟綜合實力明顯提高。
將6個領域建設成為全國行業排頭兵
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中,哈爾濱市將采取措施使主導產業總資產貢獻率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將把電站設備制造等6個以上領域建設成為全國行業排頭兵。將發展以哈電站集團為龍頭的電站設備、以哈飛飛機集團為龍頭的飛機制造等產業鏈,依托哈工程大學、哈電站集團等,建設核電聯合研發體開發百萬千瓦級核電設備,壯大裝備制造業。發展以完達山等為龍頭的乳制品制造、以哈啤等為龍頭的飲料制造業等產業鏈,壯大食品產業。發展以哈藥集團為龍頭的抗生素、以哈獸醫研究所等為龍頭的動物疫苗及獸藥等產業鏈,壯大醫藥產業。發展以中石油哈石化分公司為龍頭的石油化工及精細化工等產業鏈,壯大化工產業。
哈爾濱市還將依托高校院所的技術優勢,建設具有哈爾濱市特色的電子信息等產業鏈,加快發展電子信息產業。以東輕公司等為龍頭,建設具有國際水平的鋁鎂合金加工基地,以哈飛工業集團和玻璃鋼研究所為龍頭,打造國內復合材料生產基地,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發展風力發電產業鏈和以石英石礦產資源深度加工為依托的太陽能電池等產業鏈,加快發展新能源技術與裝備產業。鼓勵環保公司、大中型企業環保設施運營機構積極參與環保設施市場化運營,發展硫煤脫硫等技術,加快發展環保產業。以亞泰水泥等企業為龍頭開展資源綜合利用,發展新型建材產業,以哈麻集團為龍頭建設亞麻基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將“工業走廊”建成全省核心增長極
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中,哈爾濱市將通過加強工業園區建設等手段調整優化工業布局。加快哈大齊工業走廊哈爾濱段建設,集中力量推進哈大齊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建設,重點發展裝備、石化、食品、醫藥和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努力打造全省新型工業化先行區和示范帶,構建全省核心增長極。
哈爾濱市將積極推進縣域經濟發展,促進農業資源的深度開發。今年將重點推進以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村新型工業化,建設東北重要綠色食品產業集聚區。推進4個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培育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龍頭企業1戶,打造20個具有地域特色的綠色食品知名品牌。
哈爾濱市將建立和完善現代物流體系,培育汽車及配件、重大裝備、糧食物流配送、商貿會展等10大物流中心,通過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等措施,把哈爾濱市物流業打造成連接東北亞的大產業,建成東北北部重要的區域物流中心。
哈爾濱市還將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鼓勵發展專業化的科技研發、技術推廣服務,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交易制度。將大力發展信息服務業,推進軟件及系統集成服務業的發展,推動服務外包和動漫產業發展。將大力發展商務服務業,建立企業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會展經濟。將加快構建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體系,其中將鼓勵和幫助有條件的企業上市融資。
在六大高新技術領域攻克共性難題
哈爾濱市還將采取多項措施為推進新型工業進程提供保障,將加強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在光機電一體化等六大高新技術領域攻克一批共性技術難題。加強知識產權管理,建立重大經濟和科技項目知識產權審議、檢索及專利預警制度。全面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今年將應用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技術提升哈飛工業集團等企業的現代化水平,應用系統集成技術創新三精制藥、龍丹乳業等企業生產經營流程。
同時,哈爾濱市將加大節能工作、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等工作的力度。今年將淘汰10戶企業的落后產能,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提高1.2個百分點,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COD)削減量達到2850噸,二氧化硫削減量達到1617噸,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64%。
哈爾濱市將通過組織實施哈西客站等一批新型工業化重點項目,建立新型工業化專項資金、加大對新型工業化資金支持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采取國有土地使用權租賃方式供應土地、切實保障新型工業化項目用地等措施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