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能源等“低碳能源”技術將被大力推廣
2008年1月2日,國際原油價格一度突破每桶100美元。歐盟委員會負責經濟和貨幣事務的發言人阿梅莉亞·托雷斯日前警告說:“國際油價自去年夏季以來接連攀升,如果油價繼續維持高位,那么會對歐洲國家經濟產生消極影響。”歐盟委員會在去年秋季的經濟預測報告中就將高油價列為歐洲經濟未來兩年增長面臨的主要威脅之一。為應對國際原油價格不斷攀升和全球氣候變暖,歐盟大國正在根據歐盟能源計劃,有步驟地減少石油和天然氣的消耗。
歐盟領導人于2007年3月通過了一項能源計劃,大幅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根據該計劃,歐盟承諾到2020年將可再生清潔能源占總能源消耗的比例提高到20%,將煤、石油、天然氣等一次性能源的消耗量減少20%,將生物燃料在交通能耗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到10%。歐盟還單方面承諾到2020 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至少20%。另外,歐盟委員會于去年11月22日通過了歐盟能源技術戰略計劃,該計劃提出,將鼓勵推廣包括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能源技術在內的“低碳能源”技術,以促進歐盟未來能源可持續利用機制的建立和發展。
德國響應歐盟號召,計劃大力發展風力發電。目前德國約有1.9萬個風力發電渦輪分布各地。這些風力發電渦輪為德國提供5%的電力供應,是世界上風力發電量占全國總發電量比例最高的國家。
由于土地資源有限,德國目前已經沒有多少地方可以用來建造風力發電站。德國全球風能委員會負責人史蒂夫·索耶說:“我們沒有那么多空閑的陸地空間,德國和荷蘭的發展空間將在海上,那里有更豐富的風力資源。”
德國計劃將風力發電工業“搬”到海上,準備從2008年開始首先在北海和波羅的海海上建造風力發電站,到2020年時,實現利用可再生能源為全國提供30%發電量,到2030年,實現風力發電量占全國發電總量的1/3。
德國能源專家說,海上風力發電比陸上風力發電效率更高,工作能力更強。通常陸地上的風力發電渦輪只能達到在20%的時間里全速工作,而在海上這一時間可達50%。但發展海上風力發電也存在較大困難,在海上建立風力發電設備需要巨大資金投入和復雜的技術支持,在海上建造和維護風力發電渦輪機的條件比在陸上苛刻許多。考慮到海上風力發電存在一定風險,德國也在多元化發展可再生能源,其中包括太陽能發電或潮汐發電。
法國大力發展核電使法國在應對居高不下的國際石油價格方面較為主動。法國的核電工業起步于一些國家對核電產生動搖的上世紀70年代,近30年來,法國核電工業發展十分迅速,與美國、日本構成了世界核電工業三強。
法國目前建有19座核電站,在役核電機組59臺,總裝機容量為6304萬千瓦,占法國裝機容量的62.3%,現僅次于美國列世界第二位,分別占到了全球總數的14%及全球總量的17.6%,2006年法國總發電量5488億千瓦時,其中全國超過78%的電量來自核電。
為應對高油價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加強能源自主化,獲得更經濟的電力供應,法國政府計劃在2012年建成第三代(EPR)反應堆的首臺機組,2015至2020年具備批量建設第三代反應堆的能力,2035年完成第四代反應堆的開發。
英國將大力推動風力發電。英國《獨立報》日前報道,英國計劃到2020年利用風能為全國提供電力。英國貿工大臣約翰·哈頓不久前發表聲明,稱其將在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倡議中,為建立風力發電廠開放英國周邊沿海。
英國已經計劃建造80億瓦特的海上風力發電場,此外英國政府還在考慮增加一個25兆瓦特的風力發電站。此項舉措可以幫助英國達到歐盟設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到2020年,國家能源中20%來自于可再生能源。
南蘇格蘭電力等公司,正在尋求多樣化電力生產模式,諸如開拓風能等一系列新型可持續能源項目。德國能源公司E.ON在英國的分公司,也正著力于風力蓄能巨型電池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