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量鹽下層石油資源的發現,巴西石油一夜之間成了南美能源的一顆新星。憑借海洋石油,巴西有望在2020年躋身全球前五大石油生產國的行列。豐富的鹽下油氣資源,也讓巴西大型石化項目有了與以頁巖氣為原料的美國石化項目比拼的底氣。
貧油國變富油國
自2007年以來,巴西在東南部遠海水域發現了儲量豐富的鹽下層油田。據專家估計,那里的石油儲量可能高達700億桶。由于這片油田的發現,巴西由一個貧油的國家變為世界上最具潛力的石油生產國之一。
今年8月14日,巴西國家石油公司(Petrobras)宣布,在巴西桑托斯灣的卡爾卡拉油田勘探時,又發現了一條400多米厚的石油儲藏帶。巴西國油沒有透露石油儲量的具體數據,但強調這里石油儲量非常豐富,有可能是迄今為止巴西所發現的儲量最為豐富的海底石油。
隨后巴西領導人公開表示,要在2020年前讓巴西成為石油強國。如果開采進展順利,到2020年,巴西的石油生產能力將達到500萬桶/日。
技術政策有保障
經過多年發展,巴西國油在深海和超深海石油勘探開采領域具備了世界頂尖的技術和豐富經驗。巴西國內開采的石油80%來自海上油田,其中絕大部分集中在東南部里約熱內盧沿海的坎普斯海盆(占巴西國內石油產量的85%)及鄰近海域。超深水油田的開采存在許多棘手的問題,而在這一領域,巴西的能力頗強。技術保障,讓豐富的儲量變成產量,已經不再只是空想。
8月13日,巴西公布一攬子刺激和補貼政策,以推動自主深海采油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巴西科學技術基金會主任克羅高·阿比克斯指出,政府想做的就是鼓勵本土企業“向那些難以進入的領域發起挑戰”。他還強調,開發鹽下油藏將會成為提升巴西工程技術水平和刺激巴西經濟發展的難得機遇。
激勵機制中特別還包含了一項叫做“石油創新”的計劃。巴西中央政府計劃投入15億美元用于石油工程技術和生產技術的創新研發以及石油產品的營銷推廣。有巴西官員表示,上述計劃主要是為了吸引民間資本進入高風險的油氣行業。民間資本的進入,將為巴西近海石油資源的開發,帶來新的活力。
石化項目添底氣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和巴西國家化學公司(Braskem)對深海石油也寄予了厚望,稱海洋石油會給巴西石化業帶來充足的原料,提升石化產業競爭力。
一度被懷疑要流產的Comperj石化聯合體項目,因深海石油開發不僅重現曙光,且準備擴大規模,就是最好的例證。
該項目計劃投資130億美元,70%以天然氣為原料,30%以石腦油為原料,可生產乙烯、丙烯、聚乙烯、聚丙烯和其他石化產品。市場人士擔憂,就生產成本來看,Comperj項目生產的聚乙烯和聚丙烯很難與美國以頁巖氣為原料生產的產品競爭,而對其項目是否已經流產表示了懷疑。
對此,巴西國家化學公司的直接回應是:“巴西豐富的鹽下油田近海天然氣資源意味著美國的頁巖氣不會對在里約熱內盧建設的Comperj石化聯合體項目構成威協。”這意味著該項目可與美國頁巖氣為原料的石化項目試一競高下。
此前,巴西國家石油公司還公開宣布修改Comperj的建設計劃,加入一個新的煉油廠而且石化中心可以加工乙烷原料。如果按以前的建設計劃,Comperj只能依靠一個煉油廠的石腦油供應給下游裝置。而新的建設計劃,Comperj將擁有兩個煉油廠和一個天然氣處理裝置。根據新增的原料計劃,Comperj可以每年生產60萬噸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
海洋石油的崛起,讓巴西石化雙雄更加雄心勃勃。在玉米乙醇產業鏈之后,鹽下石油將成就巴西的下一個特色石化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