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澳大利亞LNG公司最大股東,意味著中國石油天然氣產業鏈的綠色羽翼更加豐滿。
春節前夕,中石油集團為天然氣發展戰略再添綠色羽翼。其下屬的寰球工程公司與澳大利亞Liquefied Natural GasLimited(澳大利亞LNG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署股權認購框架協議。據了解,此次認購完成后,寰球工程公司將持有LNG有限公司19.9%股權,成為其最大股東。
這是中石油在海外非常規天然氣領域第二次踏上澳洲版圖。去年3月,其下屬的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和殼牌子公司澳洲殼牌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聯合宣布,以35億澳元收購Arrow公司100%的股權。根據收購提案的內容,合資公司擁有在格拉德斯通市柯蒂斯島擬建的液化天然氣廠。
中石油表示,本次交易符合集團公司突出發展天然氣業務、打造綠色中石油的總體思路,對于快速提升集團在液化天然氣領域的技術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相中澳國有緣由
隨著能源緊缺壓力日益增大和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 LNG在生產與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關注。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毅軍表示,這兩年,LNG用于城市燃氣調峰的作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不具備建設地下儲氣庫條件的區域,規劃建設LNG項目是實現儲氣調峰、應急供應目標的有效措施,但氣源是最為關鍵的問題。
在中國,液化天然氣的主要供應商來自澳大利亞、印尼、卡塔爾和馬來西亞,但近年來,中石油似乎對澳大利亞情有獨鐘,兩次進軍。究其原因,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戰略發展部研究員張祁分析認為,在中國液化天然氣的進口份額中,澳大利亞目前是最大的。2006-2010年,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LNG在總進口量中所占份額超過60%,而且澳大利亞還在不斷增加LNG生產能力和出口量。如果能夠與該國當地的LNG公司合作,不僅有利于進一步穩定中國液化天然氣資源的供應、滿足中國對清潔能源的需求,而且還會極大提升企業自身在天然氣市場的競爭能力。
據了解,由于亞洲北部地區需求量不斷增加,澳大利亞2009—2010財政年度的LNG產量再創歷史新高,同比增加了7.5%,從1740萬噸增加到了1870萬噸,中國占了其20%左右的出口量。
其實,澳大利亞早在2006年就為我國第一個LNG接收站提供了第一船液化天然氣資源,意義非常。此后,我國各石油企業與澳大利亞相關方面積累下不少合作的經驗。因此,從這個角度講,我國政府和石油企業對澳大利亞的資源情況及政治和經濟發展環境較為熟悉,這為中石油此次合作打下了較為堅實的基礎。
此外,中石油選擇與澳大利亞合作,通盤考慮了經濟性。澳大利亞的天然氣售價相比其他國家要便宜一些。卡塔爾等國的合約價相對很高。有消息稱卡塔爾的平均售價是中國基準價格的2.4倍。與澳大利亞的深入合作,有利于減少進口天然氣價格增長過快而帶來的成本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