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沿線是全球油氣生產中心和新興消費中心。日前,“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取得了豐碩成果,為開展油氣全產業鏈合作,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帶來重要的歷史新機遇。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與中亞、俄羅斯、中東、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積極開展油氣互利合作。“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與沿線國家油氣合作取得積極進展,促進了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政治互信和能源外交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與沿線主要國家確定了面向未來的互利共贏的政治、外交關系,簽訂了多種層次、多種方式的戰略合作協議,并簽署了多項能源、科技、文化等多領域、多層次、全方位的合作備忘錄或框架協議。
油氣進出口貿易合作穩步發展取得新突破。初步統計,2014年至2016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了20余個油氣合作項目或協議,約占同期中國境外油氣合作項目數的一半以上;中國80%的原油進口和90%的天然氣進口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而且3年期間原油進口增加了7000萬至8000萬噸,其中超過70%來自沿線國家。
油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截至2016年年底,相繼建成投產中俄
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中亞天然氣管道、中緬油氣管道等一批重要油氣基礎設施項目,增強了中國與沿線國家油氣工業發展的互聯互通,基本實現了油氣進口來源多元化,增強了中國能源供應安全,鞏固了沿線國家能源出口安全。
油氣及相關領域資金融通合作順利并取得重要進展。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人民銀行與境外36個國家和地區的
央行或貨幣當局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總額度超過3.15萬億人民幣。中國企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能源企業,積極推進油氣貿易人民幣結算,如中國石油與
俄油、
俄氣積極開展油氣進出口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
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成功召開,“一帶一路”油氣領域的國際合作迎來新的重大歷史機遇,同時也還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
已有的油氣合作基礎為全面推進“一帶一路”油氣合作積累了經驗。中國與中亞、俄羅斯、中東等周邊國家和地區油氣合作已走過20多年的歷程,取得了顯著成績,促進了雙邊油氣行業發展,將為深化并拓展“一帶一路”油氣合作奠定良好基礎。
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新趨勢為全面推進“一帶一路”油氣合作帶來新機遇。經濟全球化進程呈現新的發展趨勢,即更加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續,更加強調全方位多元化合作,更加強調互利互惠共同發展。這為推進“一帶一路”油氣合作帶來前所未有的新機遇、新環境。
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成功召開為務實推進“一帶一路”油氣合作提供了強勁動力。油氣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領域和抓手,高峰論壇的豐碩成果為深化并拓展沿線國家之間的油氣合作提供動力和機制保障。
在看到機遇的同時,也要重視風險防范。當前全球格局深刻變化,應加強“一帶一路”沿線的風險防范,包括地緣政治風險、安全風險等。同時,面對世界經濟新形勢,沿線國家相繼提出了不同利益訴求的發展戰略計劃,包括“歐亞經濟聯盟”“光明大道”新經濟計劃、“能源樞紐戰略”及“新絲綢之路”等。目前“一帶一路”與沿線國家發展戰略的對接雖取得了積極進展,但要實現深度對接,推進互利互惠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此外,已有的油氣投資合作項目較側重于上游合作,下游加工、工程服務、裝備及技術研發等領域的合作相對欠缺。部分沿線國家經濟、金融風險,包括匯率波動、違約等風險,也都不容忽視。
在總結以往合作經驗的基礎上,我們要抓住“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帶來的歷史機遇,鞏固已有合作成果,積極開拓合作新領域、新方式,從全產業鏈角度,堅持效益優先的商業化原則,全面深化“一帶一路”油氣合作,共商油氣合作新機制,共建油氣合作共同體,共享油氣合作利益與成果。
積極開拓油氣資源新領域、新項目,加強油氣
勘探開發合作。優化已有上游合作項目,擴大規模,同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打造一批互利互惠的精品合作項目;積極開展
油氣勘探合作新領域、新項目,促進油氣新發現,同時積極參與油氣田開發,特別是未動用新發現油氣田的開發,增加油氣產能和產量。
加強油氣管道等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堅持效益優先的市場原則,加快推進已簽訂的油氣管道、
LNG等建設,同時積極開拓新的油氣管道、LNG及儲備設施建設項目,完善油氣倉儲等配套物流設施,重點加強長距離跨境油氣管道建設,構建跨境管道的多國安全保障機制,提高“一帶一路”乃至全球油氣流通運輸規模和能力,增強供需雙方能源安全的保障水平。
積極開展油氣化工園區建設,推進煉油與油氣化工產業合作。充分考慮部分國家和地區加強下游產業發展的迫切需要,在效益優先、互利互惠的前提下,延伸油氣合作產業鏈,加強優勢產能結合,積極推進煉油、
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及精細化工合作,重點合作建設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油氣化工產業園區,提升合作層次,促進沿線國家產業調整和優化,帶動其經濟社會發展。
充分發揮資源與市場的互補優勢,加強國際油氣市場貿易合作。依托油氣上中下游合作,在效益優先、經濟可行的條件下,不斷擴大沿線國家之間的油氣進出口貿易規模,推進多元化進出口,完善貿易方式,加大LNG現貨貿易,積極推進區域性能源市場一體化進程,構建長期穩定、多元安全、靈活高效的油氣貿易市場體系。
提高油氣工程技術服務水平,推進油氣重大裝備制造合作。中國石油工程技術服務企業已成為“一帶一路”乃至世界油氣工程建設領域中的重要力量。不斷增強油氣工程技術服務能力,以先進技術、高效運營和管理,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油氣合作項目的工程建設,同時帶動先進裝備制造業“走出去”,推進油氣重大裝備制造合作,提升沿線國家油氣工程服務水平和裝備制造能力。
加強技術研發與人才培養合作,不斷提升沿線國家能源科技水平。圍繞“一帶一路”油氣合作實際需要,特別是大型合作項目,加強油氣科技合作,積極開展重大理論、關鍵技術的跨國聯合攻關,加大科技交流力度,構建“一帶一路”能源科技合作機制;同時加強人才培養,完善人才培養方式,擴大互派留學生的規模和層次,長期培養與短期培訓相結合,注重專業人員培訓和綜合高端人才培養,構建“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人才培養機制。(作者均為
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