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背負萬億債務的山西煤炭企業而言,尋求資金來緩解壓力成為最急迫的事情之一。據媒體報道,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帶領山西七大國有煤炭企業和兩家民營煤炭企業在北京金融街進行路演推介。近年來,受經濟增速下滑、需求降低、環保壓力加大等諸多因素影響,煤炭行業從“黑駿馬”淪落為“丑小鴨”。一時間,“唱衰煤炭”的聲音此起彼伏。在資本市場,投資者因為看不清煤炭市場真相,對煤炭行業產生誤讀,敬而遠之。
對此,中國經濟網評論員張捷在表示:“現在整個煤炭重組不光要橫向整合,把小煤礦變成大煤礦,淘汰一些落后煤礦,其實更重要的還是縱向整合。進行縱向整合在這個時點上,煤炭企業肯定會吃虧。當初中國這種行業的產業鏈上,各個地方都很短視,煤炭企業煤炭價格高漲,電力企業很難過的時候,電煤聯動推不上去,把電力企業逼的很難受。而現在煤炭價格極其低迷,電力企業非常好過的時候,實際上電力企業把煤價壓的非常低。”
張捷指出,中國產業鏈的上下游競爭比較激烈,而整合做的不夠。在這方面中國可以學習日韓財團的經驗,它們的企業上下游產業鏈都是整合的,一個財團既有煤炭企業,也有發電企業,還有輪船,等于整個產業鏈都是它的,在產業鏈上縱向布局做的很好,這樣一個產業在某個環節受到沖擊的時候,其他的環節可以互相貼補。而在中國就會大起大落,煤炭企業好的時候牛的不成,中間不但有腐敗還有很多的利器,弄的其他企業都很難受,但是不好的時候大家都踩它。
“對于中國來講,以后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一定是各種產業之間有一個非常和諧的配合。尤其在山西,產業鏈過于橫向單一,對山西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世界的發展規律也是這樣,當礦業企業很發達的時候,其他產業都不掙錢,單一化;等到礦業企業不發達的時候,它的經濟就一地雞毛,這種狀態要通過把產業鏈拉長的方式來解決,發展一些煤化工、坑口電站、煤深加工等企業,在困難的時候咬緊牙關,也要想想在順境的時候,是不是有些地方做得有些過了,以后發展就更理智一些,而不要太短視。”張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