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的海外“非常規”并購動作與入股中聯煤一事,讓中海油的“氣化”戰略端倪初顯。國外、國內兩線并進,中海油開始占據我國非常規天然氣領域的重要一角。
年末歲尾,中海油在非常規天然氣領域再度發力。2010年12月9日,中海油總公司宣布,已與澳大利亞能源公司ExomaEnergy簽署協議,將投資5000萬澳元(約合3.26億元人民幣)以獲得澳洲昆士蘭加里里盆地5個區塊50%的直接權益。據評估,這一區域內的煤層氣和頁巖氣資源潛力巨大,潛在資源量可達28300億立方米。
無獨有偶,與此消息一起被媒體大肆報道的還有中海油將入股中聯煤一事。為此,記者致電中聯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辦公室主任楊堅。他表示:“確有此事,且已經得到了國務院國資委的批準。中海油總公司正在與我們的股東中煤集團洽談,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入股50%,大概年底之前能完成入股事宜。”
國外、國內兩線并進,兩條腿走路,中海油在煤層氣領域的發展戰略可謂周全而穩妥。不過業內不少專家認為,雖然中海油布局非常完美,但未來要占據市場主導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進軍海外拓天地
“中國海油非常關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這樣擁有大量煤層氣資源的地區。該項目是中國海油首次在海外較大規模介入陸地非常規天然氣資源的勘探開發,如果勘探成功,可為中國海油獲得可觀的海外天然氣資源,并為它穩定供應LNG資源提供一定保障。”對于澳大利亞煤層氣項目,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總經理傅成玉寄予了厚望。
據了解,中海油將于2013年8月之前提供開鑿至少50個探井所需的資金。押注澳大利亞煤層氣開發熱潮,無疑表明了中海油對煤層氣資源的良好胃口。
中國石油大學中國能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助理郭慶方分析說:“澳大利亞的煤層氣儲量豐富,開采條件也比較好,中海油大膽走出去,有利于豐富其能源結構,是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的確,走出國門涉足非常規天然氣符合中海油綜合性大能源公司的風范。但機遇和風險往往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中海油還需耐心應對。
2010年2月,中國石油大學曾對澳大利亞上述5個區塊的煤層氣資源進行了地質評價。評價結果是,5個區域的煤層氣基本達到選區標準,具備一定潛力,但由于煤層氣分布面積、含氣量及煤層厚度資料有限,還需進一步勘明。
對此,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煤層氣信息中心主任趙國泉建議,要想降低風險,中海油首先要對所取得區塊的煤層氣含量、吸附時間和滲透率進行重新測定。我國與澳大利亞煤層氣資源賦存條件差異很大,中海油只有查清其煤層氣資源賦存情況,并對儲量重新核實后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其次,由于賦存條件不同,中海油還要采取與國內不同的煤層氣開發技術來開發澳大利亞煤層氣資源。因此,找出適合澳大利亞地質條件的煤層氣開發方法也很關鍵。在項目操作過程中,國外在材料、工資、福利和環境保護標準與國內差別較大,因此考慮到項目的經濟可行性,中海油最好對開發項目按照國外的標準進行經濟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