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國將調低成品油價格的傳聞影響,擁有下游業務的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周五股價分別下挫2.07%、4.26%,跑輸了僅有上游業務的中國海洋石油(0883.HK)。
6月20日國家上調成品油價格(汽油、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1500元),緩解了中國石油煉油板塊因原油和成品油價格倒掛帶來的虧損。此外,前三季度確認補貼132.3億元,其中第三季度確認補貼85.8億元,也是中國石油業績增長的重要原因。
有媒體報道,相關部門已經擬定了三套成品油零售價下調方案上報審批,11月中旬前有望下調。據透露,三套方案分別是每噸成品油下調500元、800元或1000元人民幣。
昨日,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股價應聲下跌。
里昂證券分析員關榮樂稱,兩只有下游業務的股票下跌,因為有報道中國很快會調低成品油的價格。他相信,對沖基金趁機換入僅有上游業務的中國海洋石油股份。
關榮樂亦相信,由于內地成品油價格低于國際油價逾30%,如果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應該調低成品油價格。雖然降價對中石油和中石化不利,但不會調低對它們的盈利預測,因為他們已預計中國成品油將減價,并預期這種暴利屬暫時的情況。
中石化財務總監戴厚良周四在解釋第三季度業績的電話會議上說,“內地成品油價格會否調整,何時調整,我們仍未接到通知。”
銀河證券分析師李國洪表示,8月以來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大幅回落,中石油特別收益金明顯減少。另外,我國政府為實現資源價格與國際接軌,在國際油價大幅度回落時沒有下調國內成品油價格,預期未來成品油價格下調的幅度會明顯低于原油和國際油價的下調幅度,這就促使煉油毛利迅速提升。
據理財一周報記者了解,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有關人士直接否定了傳聞的真實性。他表示,該消息所描述的方案是不存在的,應該是一個謠傳。一旦有涉及價格方面的政策出臺,政府會第一時間公告。
盡管消息內容并不確切,但上述方案仍可被視為坊間對政府未來政策的一種預期和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