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模塊支墩是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中連接上部模塊與主甲板的關鍵結構,必須有效保證其焊接接頭的韌度以防裂防斷。按照國際通用規范BS7448和DNV-OS-C401的要求,對我國渤海PL19-3油田30萬噸FPSO的模塊支墩焊縫和熔合區進行低溫(-180C)裂紋尖端張開位移(CTOD)試驗。結果表明:按擬用焊接工藝所焊接的模塊支墩焊接接頭,其焊縫和熔合區的CTOD試驗值都滿足DNV-OS-C401規定的要求(不小于0.15mm)。因此,該焊接工藝可應用于模塊支墩的焊接施工,并且可以免除模塊支墩的焊后退火處理。
關鍵詞: CTOD 焊接接頭 FPSO 模塊支墩
1. 引言
渤海灣PL19-3油田是我國最大的海上油田,該油田將使用一艘30萬噸FPSO(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 and off-loading),為目前世界上在淺水中使用的最大的FPSO[1],由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承建。這艘FPSO的上部模塊與主甲板通過模塊支墩相連接。模塊支墩不僅承受上部模塊巨大的重量(單個模塊重達3000噸),還要承受由于FPSO搖擺、升降等引起的巨大慣性力。在這種動載荷的長期作用下,且由于模塊支墩所用鋼板很厚(面板厚度達70mm),因此,模塊支墩的焊接接頭比較容易產生裂紋進而造成破壞事故。
為避免模塊支墩焊接接頭在FPSO服役期間產生裂紋,必須要求焊接接頭材料(包括母材、焊縫中心和熔合區)具有足夠的抵抗開裂的能力,即韌性(韌度)。所謂韌度,是指材料在外載荷作用下抵抗開裂和裂紋擴展的能力,也就是材料在斷裂前所經歷的彈塑性變形過程中吸收能量的能力。一般用沖擊韌性(沖擊功)衡量韌度。由于模塊支墩鋼板很厚(面板厚70mm),而沖擊韌性試樣較小(10mm×10mm×55mm),按有關規范如GB2649-1989 [2],對厚度為60mm~100mm的焊接接頭,要沿厚度方向取三個試樣來測量。從力學上看,這是把厚板材料原本所處的三向應力狀態轉變成為平面應力狀態后,再測量沖擊韌性,結果會有較大誤差,并且是偏于危險的。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船體上的厚鋼板會發生90%以上結晶斷口的脆斷,而從這種船板上取下的小試樣在整體屈服之后發生完全纖維斷口的韌斷” [3]。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1950年,美國北極星導彈固體燃料發動機殼體在實驗發射時發生爆炸,所用的材料是屈服極限為1400MPa的超高強度鋼,按V型夏比沖擊試驗的結果卻是合格的[4]。因此,有必要取模塊支墩焊接接頭整個厚度來制備試樣(全厚度試樣),進行韌度測定,以保證所制備試樣能夠反映真實焊接接頭的情況。這必須借助于CTOD韌度試驗。
所謂CTOD,即裂紋尖端張開位移,是其英文名稱Crack Tip Opening Displacement 的首字母縮寫,指的是裂紋體受張開型載荷后原始裂紋尖端處兩表面所張開的相對距離[5](如圖1)。 CTOD值的大小,反映了裂紋尖端材料抵抗開裂的能力。在試驗中,把待測材料做成帶有預制裂紋的試樣,加上外載以后,裂紋尖端處有一個張開位移CTOD值,可以被測定。CTOD值越大,表示裂紋尖端材料的抗開裂性能越好,即韌性越好;反之,CTOD值越小,表示裂紋尖端材料的抗開裂性能越差,即韌性越差。
為有效控制模塊支墩焊接接頭的韌度,確保建造質量,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對焊接工藝進行了深入研究,焊接成CTOD試樣,在武漢理工大學交通學院,進行了全厚度低溫(-180C)CTOD韌度試驗。本文是部分試驗工作的總結。
2. 材料與焊接工藝
2.1母材
母材是日本產的F36高強鋼,生產所依據的規范為EN133-001。其主要化學成分如表1,最大碳當量為0.34%,板厚為80mm。主要力學性能σs=422MPa,σb=501MPa,δ5=34%。
表1 F36鋼化學成分(%)
C |
Si |
Mn |
P |
S |
Cu |
Ni |
Cr |
M0 |
V |
Nb |
N |
Ti |
0.05 |
0.17 |
1.31 |
0.004 |
0.001 |
0.3 |
0.67 |
0.02 |
0.01 |
0 |
0.012 |
0.0048 |
0.013 |
2.2焊接工藝
采用對接焊縫,等角K型坡口(角度為45o),無鈍邊,對口間隙0-1mm。K型坡口的直邊垂直于試板平面。采用焊條電弧焊(SMAW)進行多層多道焊接,預熱溫度為112oC,最高層間溫度為173oC。主要工藝參數見表2。
表2 手工電弧焊(SMAW)工藝參數
焊道 序號 |
焊條 |
焊條直徑 (mm) |
電流 (A) |
電壓 (V) |
極性 |
行走速度 (mm/min) |
線能量 (KJ/mm) |
1 |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日韩欧美a级成人黄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