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范圍看,規模化、基地化、一體化是煉化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全球已經形成美國墨西哥灣沿岸、日本東京灣、新加坡裕廊島、沙特朱拜勒和延布石化工業園等一批世界級煉化基地。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煉化一體化程度,優化工藝技術,強化生產運行和管理水平,8月23日—24日,振威展覽股份將聯合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化工行業分會與上海市石油學會在上海舉辦“2018國際石油化工技術高峰論壇”。該論壇為期一天半,涉及煉化一體化、油品質量升級與環保技術、智能化等方向。
2017年,世界經濟穩健復蘇,煉油業也在經歷了長久平淡期后逐步進入到恢復期。在原油價格低于運行價格的有利條件下,現煉油業也冒出了不少新建項目,使得利潤增長空間也逐漸進入上升局面,這是繼金融危機前(2004~2007年)“煉油黃金時代”之后又迎來行業發展的“白銀時代”。
據國際能源署2018年1月19日發布的《石油市場報告》全球數據統計,2017年石油需求量為9780萬桶/日,比2016年增長160萬桶/日,增幅1.6%;預計2018年石油需求量將增長160萬桶/日,達到9910萬桶/日,增速下降到1.3%。從原油生產情況來看,2017年原油供應量達到9770萬桶/日,較2016年增加60萬桶/日,增長0.6%,石油市場基本面由2016年的供應過剩70萬桶/日下降到10萬桶/日,供需基本面趨向平衡。預計未來幾年以美國為代表的非歐佩克國家原油產量將持續上升,美國將超越沙特成為最大的產油國,原油供應寬松局面將繼續,全球原油需求仍將持續攀升,2019年或將突破1億桶/日大關,新增需求中,70%以上將來自亞洲國家。
煉油格局持續調整,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新建煉廠向大型化一體化發展,全球經濟的緩慢增長和石油需求的增速放緩,導致近年來全球煉油能力的增長進入瓶頸期。2017年全球煉油能力達到45.8億噸/年,幾乎與2016年的45.79億噸/年持平。煉油格局仍在調整中,北美、歐洲和亞太地區呈現差異化發展態勢。
新增煉油能力絕大部分位于亞太、中東。亞太地區,雖然日本等發達國家的煉油能力在下降,但是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在煉油能力因需求增長而繼續上升;美國煉油業受益于“頁巖革命”帶來的成本優勢,出現明顯增長態勢。歐洲煉油能力在經過前幾年的萎縮關停潮后已保持平穩發展,中東以沙特為代表的產油國繼續推進產業鏈向下游延伸戰略,煉油能力在快速增長中。
近年來,中國煉油能力過剩形式嚴峻,如何化解過剩能力,仍需政府和企業一起共同努力。為了更好地為我國煉化企業、科研、設計單位提供科技交流平臺,促進行業發展和技術進步,2018國際石油化工技術高峰論壇將在8月23日—24日上海召開。
本次大會將匯聚500多位來自政府、協會、國際大型油服公司及工程公司、國內三大石油公司、地方煉化企業及其所屬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產品或服務提供商的領導和專家,共同探討煉化行業的前沿發展,共同建立聯系促進合作,共同展示煉化行業的創新技術及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