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油田首次實現夜間管道巡檢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7-11-20 來源:中國石化新聞網 關注度:0]
摘要: 11月16日晚20時許,采油三廠在8-3計轉站首次舉行了無人機夜間巡線實驗,并獲成功。這意味著該廠在西北油田發展史上首次實現了無人機夜間精準巡線,在智能油田建設的道路上又邁出了革命性的一步。
據悉,采油三廠地處環境復雜,工區穿越4...
11月16日晚20時許,
采油三廠在8-3計轉站首次舉行了無人機夜間巡線實驗,并獲成功。這意味著該廠在西北油田發展史上首次實現了無人機夜間精準巡線,在智能油田建設的道路上又邁出了革命性的一步。
據悉,采油三廠地處環境復雜,工區穿越4個鄉鎮和13個村莊,2534公里的輸油管線縱橫交錯在棉田、水域、胡楊林之間,管理的400多口油井大多為高含硫化氫井,因此對輸油管道安穩存在著極大挑戰。
針對這種情況,采油三廠不斷探索新的巡檢方式和管理模式,早在兩年前便引進了首臺無人機嘗試巡檢,去年6月又引進多臺小型無人機加大巡線力度。在使用過程中,根據實際需求,先后通過管道坐標GPS打點定位、訂制開發管控平臺,GPS自動巡航等實現無人機自動巡檢。
因夜間光線不足,現有技術無法滿足夜間巡檢需求,只有通過檢測管道壓力和加密白天巡檢來彌補。為此,采油三廠與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多次磋商交流、現場勘查、技術改進,進行現場試驗。
實驗中,人工隨機在
原油管道上潑灑熱水,模擬管道發生刺漏,隨后無人機利用GPS軌跡實施盲飛巡檢,精準的識別出“刺漏”位置,并定點拍攝,同步傳輸畫面至監控大廳。試驗是利用“熱源跟蹤”原理,即在軟件中設置溫度報警值,無人機在飛行探測時一旦發現高于此溫度的情況,便會實時報警,不僅便于快速發現、處置管道所有異常情況,而無人機還會對熱源進行跟蹤拍攝,能最大限度的發現和找到盜油分子。
“這一重大突破,解決了西北油田管道夜間巡檢史上效率低、隱患高、環保風險大等難題,提升了本質安全,還為無人機全覆蓋、全方位巡線及應急處置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和決策依據。下步我們將在全廠范圍內普及運用。”該廠副廠長黎剛表示。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