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日,浙江油田公司在云南省境內實施的紫金壩探區
頁巖氣勘探再獲重大突破,產能評價井YS113H1-7在實施分段
壓裂后的測試求產中獲得每天26.66萬立方米的高產頁巖氣流,而就在今年7月,該井剛剛打破了國內最長水平段紀錄。 紫金壩頁巖氣的勘探評價成功,是浙江油田頁巖氣一體化合作的又一成功案例,浙江油田長期戰略合作方——東方
地球物理公司功不可沒。
頁巖氣作為一種綠色、清潔、新型接替能源,受到世人矚目。應對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環保需求,中國對
新能源開發建設高度重視,發布了《頁巖氣發展規劃》,提出了“十三五”達到300億立方米產能的奮斗目標。
在頁巖氣大開發的背景下,重組后的浙江油田公司主動進軍頁巖氣開發市場。而陸地市場份額居全球第一的東方地球物理公司(以下簡稱
東方物探),擁有包括“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在內的
非常規油氣專業團隊,專注頁巖氣
勘探開發,兩家聯手成為必由之路,于2012年正式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十載春秋,歷史一瞬。浙江油田從無到有、從小變大,完成了油田發展的頂層設計和發展保障機制,步入發展快車道。2016年浙江油田實現扭虧為盈,產量上升到50萬噸當量,被中國石油集團評為A級企業,整體實力和行業地位得到躍升,成為中國頁巖氣開發的先行者和建設者!與此同時,頁巖氣開發的成功實踐也帶來諸多啟示。例如:
浙江油田與東方物探的合作是油氣開發上下游一體化合作的典范。這種模式用開放式思維破解發展難題,以靈活的市場機制共享企業資源,打造創業平臺,借力共贏發展,實現了優勢互補,降低了開發風險,提升了產能效益,取得了“1+1>2”的效果。
勘探評價作為頁巖氣開發建設的龍頭地位更加明顯。對于頁巖氣地質目標的落實、井位布設、以及示范區的整體規劃、產能建設和增儲上產,均起到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作用,對油田的發展推動作用非常明顯。
六個“一體化”模式成為油氣高效開發的成功模式。它運用系統化的思維,通過科學組織管理和項目管理方式,把油氣開發看作一盤棋,各環節有機聯系在一起,相互兼顧,統籌安排,整體設計,各取所長,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能。
“自主創新”是昭通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的鮮明特色。它站位高遠,放眼全球,融匯了大量國內先進油氣勘探開采技術,形成了以全生命周期項目效益產量目標引領的地質工程一體化綜合評價與現場實時聯動實施技術,集中體現了中國
石油人的聰明智慧,逐步打破了壟斷,創造了南方區域的山地品牌,達到了山地頁巖氣行業引領和示范作用,成為浙江油田特色的“企業發展名片”。
頁巖氣勘探開發是“管理創效”的有益探索。浙江油田以質量求效益,科學發展、集約發展、精細管理,沉淀了具有中國南方區域特色的油公司管理制度,東方物探則形成了配套的采集處理解釋技術,更深地融入油氣鉆探全鏈條,走向高效勘探、精準勘探。
頁巖氣勘探開發建設是石油精神“軟實力”的集中展示和升華。在奮進拼搏中,浙江油田和東方物探鍛造了“不畏艱難,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過硬團隊,打造了富有南方油公司鮮明特色的“釘釘子”精神和非常規油氣的“先鋒精神”,豐富了石油精神的底蘊,是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力量。
未來,浙江油田和東方物探將攜手并肩,進一步發揮優勢,在南方山地及更為廣闊的油氣資源領域,積極開展頁巖氣、
煤層氣、致密油、常規油氣資源勘查和評價開發工作,全力尋找并形成新的戰略突破。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