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地區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現狀

[加入收藏][字號: ] [時間:2017-07-17  來源:國土資源部網站   關注度:0]
摘要: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08年調查估計,世界22%的尚未發現的技術上可采的油氣資源,包括世界上13%的未發現石油、30%未發現的天然氣和20%未發現的液態天然氣,都在北極地區。這意味著北極地區擁有大約900億桶技術上可采的石油,47...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08年調查估計,世界22%的尚未發現的技術上可采的油氣資源,包括世界上13%的未發現石油、30%未發現的天然氣和20%未發現的液態天然氣,都在北極地區。這意味著北極地區擁有大約900億桶技術上可采的石油,47萬億立方米技術上可采的天然氣和440億桶技術上可采的液態天然氣。近年來,隨著北極地區冰蓋的日益縮小和全球油氣資源供應緊張,北極油氣的勘探開發正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勘探開發概況

     人類對北極地區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已有100多年的歷史。1900年,人們首次鉆探了位于阿拉斯加的井并發現了石油,但產油量并不足以支持工業生產。1956年,殼牌公司在阿拉斯加南岸的Wide海灣進行了地震勘探。之后,北冰洋沿岸國家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挪威和格陵蘭都在北極地區陸續開展了一系列的勘探活動。1968年,大西洋富田公司(ARCO)和Standard Oil公司在阿拉斯加北部斜坡鉆了一口井,發現了北美最大的普拉德霍灣油田。隨后,殼牌公司和BP公司在波弗特海發現了自由油田(Liberty oil field)。1988年蘇聯時代的后期,在俄羅斯境內的巴倫支海海域Shtokman氣田被發現,該氣田擁有3.8萬億立方米的資源量。在加拿大的北極地區,早在18世紀就在陸地上發現了油氣。帝國石油公司(Imperial Oil)在20世紀20年代開始早期的勘探鉆井,并在西北地區發現了Norman Wells油田;于1997年投產的位于紐芬蘭海岸外的海伯尼亞油田(Hibernia field)是加拿大最大的近海石油項目。挪威的開發重點為近海的北極大陸架地區,挪威第一個位于北極的油田Goliat油田在2000年被發現,由埃尼集團(ENI)運營。格陵蘭島海上石油天然氣的勘探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USGS在2008年所做的北極資源調查顯示,在該島周圍的3個主要盆地中,共有520億桶油當量的潛在油氣資源量。雖然開采潛力巨大,但由于自然環境惡劣,鉆探一直沒有成功。不過許多參與格陵蘭島開發的國際石油公司都表示了對未來勘探前景的期待。

     中國也于2016年10月開始了北極地區的勘探活動,中海油最先進的12纜物探船“海洋石油720”歷時100天,圓滿完成了北極巴倫支海兩個區塊的勘探作業,填補了中國對北極海域實施三維地震勘探的空白。

    技術挑戰

    同其他地區一樣,地震勘探是北極油氣開發中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極端的天氣狀況和自然環境的極度敏感性為地震資料的獲取帶來了很大障礙。陸地地震勘探一般會受地面粗糙度和近地表差異性的影響,而在北極地區這類問題則更為突出,因此使用常規技術在北極進行勘探可能非常困難。北極地區由于冰川的沖蝕和沉積,導致地貌特征及其復雜,其中包括冰磧、湖泊、山脊,并且巖性變化非常快,解凍區可能導致體波低速失真,而冰蓋可能導致地震波產生彎曲。而在存在永凍層和季節性冰凍層的地面上,凍層和融化層之間常會有突然的變化,這往往會導致巖層的彈性特性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發生突變,加大地震數據處理的難度。為了提高北極地震數據的采集質量,斯倫貝謝、西方奇科等公司積極試驗了單檢采集、近偏移距加密采樣等技術;以色列地質調查局也研發了利用風能和太陽能可以自主漂移的地震波采集儀器以便在被厚冰層覆蓋的海域進行勘探。

     此外,為了提高在北極地區的勘探效率,挪威的科學家們研發了一種能在冰面上進行數據采集的儀器,由特制的適宜在冰雪上滑動的引擎拖動,大大加快了勘探速度,可以一次性完成25米長度范圍內的數據采集,采集速度為2.5~3千米/小時,而用傳統儀器數據采集的速度僅為3~4千米/天。

    環境擔憂與爭論

    油氣勘探過程中使用的氣槍制造的聲波脈沖會傳播到幾百公里以外,在北極地區溫度極低的水域脈沖噪聲甚至會變得更強,傳播得也更遠,可能會對一些生活在北極的鯨魚等哺乳動物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北極的油氣勘探不斷受到環保組織和當地原著居民的抗議。據悉,2012年8月,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成員爬到井架上,試圖阻止作業。2013年9月,一群環境保護者再一次試圖阻止鉆井活動,30名活動者被押入摩爾曼斯克的監獄監禁數周。雖然環保組織的活動沒有成功阻礙油田投產,但卻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北極油氣項目的開展,相關部門和企業在制定勘探計劃時不得不考慮其對環境的影響。

     然而,科學家們并不認同勘探活動制造的聲波會危及北極鯨魚的觀點。在鯨魚被水下噪音傷害致死的案例中,軍事聲吶是噪音源,而軍事聲吶與工業噪聲有很大的不同。現今還沒有證據表明工業噪聲會導致鯨魚變聾。科學研究表明工業活動不會(至少還沒有)對鯨魚造成生物學方面的影響,但是地震勘探可能會對其生存行為產生影響。迄今為止,有證據表明一旦工業噪聲減弱,鯨魚就會恢復其生殖活動。因此,短期的工業噪聲不太會影響鯨魚的覓食和繁衍行為,但是在特定區域持續的高頻率噪聲對生物的影響情況尚不確定。

    除了勘探噪聲,環保組織也在擔憂石油泄露對北極生物造成的不良影響。環保人士認為鯨魚會不可避免地接觸到被石油污染的水體,進而造成皮膚、眼睛和胃的損傷。勘探活動對北極哺乳動物造成的影響還不明確,但是關于環境問題的討論已經呈現出了兩極化的趨勢。

    挑戰與前景

    為了適應北極極端的勘探環境,國家和公司不得不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用于新技術的研發和儀器的維護,因此高昂的成本是北極地區油氣開發的主要問題。另一個風險源于環境方面。不僅有危害動物的可能性和石油泄漏事故,也有來自環保組織和原著居民不斷施加的壓力。最后是北極的地緣政治問題,有人認為,相比于中東的石油供應商,該區域生產的石油將來自政局更穩定國家。但實際上,由于沿岸各國的集體參與且各方需求各異,北極正在產生自身的政治問題。然而,一旦目前的地緣政治問題趨于穩定,在北極地區和諧的合作關系將有望對該地區產生長遠積極的影響。

     盡管困難重重,但各國在北極地區的勘探工作仍在陸續開展。除了北極地區的5個國家(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挪威和格陵蘭),重要的油氣進口國如日本、韓國和印度等也都在通過各種途徑積極介入。隨著技術的進步、市場對油氣資源需求量的增加和阻礙北極地區油氣資源開發的天然屏障逐漸消失,北極油氣資源開發的經濟和技術可行性會越來越大。中國也應該盡快把北極地區納入到自己的海外油氣發展戰略中來,做好技術準備,爭取及早進軍。
 
 
 


[復制 收藏 ]
          您的分享是我們前進最大的動力,謝謝!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電子樣本 | 郵件營銷 | 網站地圖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2 www.tolkopozitiv.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網 版權所有
京ICP證120803號 京ICP備05086866號-8 京公網安備110105018350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在线观看网站| 丰满饥渴老女人hd| 超污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观看| 印度爱经hd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 国产无套内射久久久国产| 久久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精品国产自在香蕉网| 在线观看的网站| 五月婷婷一区二区| 色五五月五月开| 在线观看亚洲免费| 亚洲13又紧又嫩又水多| 美日韩在线视频| 国精产品一品二品国精品69xx| 二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 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 国色天香网在线|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成人影院|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现线拍久青草| 免费日本三级电影|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夜夜|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视频| 啦啦啦在线免费观看|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最近中文字幕mv图| 午夜福利AV无码一区二区| 4ayy私人影院|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bbbbxxxx| 亚洲精品偷拍无码不卡av| 香瓜七兄弟第二季|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 国产一级特黄生活片| 97色伦图片97综合影院久久| 日本一道dvd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