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央企開始頻繁重組民營煉廠。
近日,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旗下中國能源入股山東尚能石化,再次布局煉化行業。同時,中國能源還以增資入股的方式控股了山東勝星石化。
此前,東營聯合石化、日照石大、天宏
新能源化工、寶塔石化分別被齊魯交通、中國海外控股集團、德成實業收購和中谷石化收購。這四家收購方均有央企背景。
分析師認為,煉化行業的潛在利潤及前景正吸引著一批批國資入駐。隨著油氣改革的深入,政策紅利持續向地煉傾斜,很快就會迎來一波國資插手地煉的狂潮。
中國能源入股尚能石化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6月8日,中國能源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能源)與山東尚能石化簽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能源煉化等領域展開深度戰略合作。
同時,還有傳聞稱,與尚能集團僅一墻之隔的科力達石化也有意參與其中。
合作目前只涉及石化板塊,已初步達成合作協議,但對參股份額、合作細節等尚未公開,或仍在洽談之中。但無疑此次合作將為雙方創收打開新的空間,對遠期戰略意義重大。
實際上,中國能源早就有意布局煉化行業。在這之前,中國能源以增資入股的方式控股山東勝星化工。
據了解,中國能源隸屬于央企——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是整合能源投資運營、能源工程建設、能源技術研發、能源金融貿易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能源服務提供商,在國內擁有30余家控股或參股企業,并且在海外也設有多處代表處,其產業鏈涉及電力、煉化、基建、環保、服務、新能源等領域。
中國能源最初的煉化板塊局限于石化相關工程設計和設備制造安裝等方面,在控股勝星化工之后,于今年2月份又組建了天津國能勝星化工有限公司,主營燃料油生產銷售等業務。這次入股尚能石化后,其加工能力已可在煉化領域穩穩占據一席之地。
隆眾石化網分析師丁旭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尚能石化與勝星石化各具優勢,尚能早已具備批量生產清潔京六油品的能力,是第一批實現京六油品進京的地煉之一;而勝星申請的220萬噸進口原油使用配額已進入公示,正式獲批指日可待,沒有了原料供應的桎梏,地煉企業可獲得何等程度的突進已不需再加贅述。
央企重組民營煉廠迎來高潮
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歐美
原油價格出現斷崖式下滑,2017年原
油價格仍舊一直在低位震蕩。低油價時代,煉油成本降低,煉油環節利潤相對客觀。
同時,從2015年開始,我國地煉獲得進口原油配額及相關原油進口、
成品油出口的資質,地煉受到各路資本的關注。
在此背景下,央企也相中了煉化這塊肥肉。今年以來,央企頻繁重組地煉。
前不久,齊魯交通斥資10億元入股東營聯合石化,地煉再次被國企“收編”。
此前,日照石大、天宏新能源化工、寶塔石化分別被中國海外控股集團、德成實業收購和中谷石化收購。而這三家收購方均有央企背景。
丁旭認為,石化行業的潛在利潤及前景正吸引著一批批國資的入駐,地煉已不復過去單純的民營資產為主,越來越多的地煉擁有了國企背景,這也是雙方權衡利弊的結果。國資看重地煉的盈利能力,投資報酬率高;地煉則看中了國企的背景和資源,背靠大樹好乘涼,于是一拍即合。
今年前5個月,我國成品油進口金額實現快速增長。近日,國內成品油價下調。業內人士預計,未來國內成品油價有望再度下降。
進口金額上升
據中國
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我國成品油進口量252萬噸,進口金額811877萬元;今年1~5月,我國成品油累計進口金額416.9396億元,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34.6%。
值得注意的是,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4月,我國成品油累計進口金額336.0722億元,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41.2%。其中,今年1~4月,我國煤油累計進口金額39.5101億元,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51.1%。今年1~4月,我國柴油累計進口金額11.4834億元,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長49%。
汽柴油批零價差拉寬
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上發布的信息中看到,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17年6月9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每噸分別降低180和175元。
據卓創資訊分析師張娜介紹,上輪計價周期內,原油市場利空不斷造成
國際油價一路下行,拖累原油變化率由正值轉為負值后不斷下探,6月9日24時國內成品油下調窗口開啟。“原油消息面及政策面的大幅利空,疊加終端需求持續提振無力,市場缺乏投資環境,貿易商們多謹慎觀望,國內批發市場一片頹勢,汽柴油價格隨之步步陰跌,因此,主營及地煉批零價差逐步拉寬。”張娜表示。
據卓創資訊監測數據顯示,截至6月8日收盤,國內幾大油企0#柴油批零價差在649元/噸,92#汽油批零價差在1660元/噸,山東地煉0#柴油批零價差在1009元/噸,92#汽油批零價差在2775元/噸。“目前國內成品油需求持續疲軟,主營及地煉企業方面均出貨不暢,各單位銷售壓力較大,已銷未提量亦大。故本輪調價落地后,對應國內主營及地煉汽柴油批零價差進一步拉寬,
加油站零售利潤或有望繼續走高。加油站優惠方面,因需求市場疲軟,又有高利潤驅使,加油站的優惠政策或將繼續,主營及地煉的終端零售市場之爭或將繼續上演。”張娜表示。
成品油價有望再度下調
未來,國內成品油價將呈現怎樣的走勢?對此,卓創資訊分析師張瑾怡認為,目前原油市場仍然處于多空拉鋸狀態,凍產協議帶來的利好已經被過度消化,傳統旺季的表現依舊相對弱勢,隨著油價跌到45美元/桶附近,或有資金抄底入市,在技術面助原油低位企穩。“此外,利比亞油田再度減產,夏季需求仍在醞釀,故而我們看好原油價格實現觸底反彈走勢。但是由于美國和尼日利亞等國增產的利空因素依舊存在,油價漲幅或有限。因此卓創預計,下一輪調價窗口6月23日24時開啟,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或遭遇‘二連跌’。”張瑾怡表示。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