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盛頓驅車西行,沿52號公路約5個小時,駛入西弗吉尼亞州南部的阿巴拉契亞山區,眼前便是曾經繁榮一時的麥克道爾縣煤礦區,整個區域涵蓋10多個靠
煤炭生存的小鎮。
這個曾經享有美國“煤倉”美譽的小鎮,如今已看不到昔日的繁華,破敗不堪的房屋隨處可見,除
加油站和一元折扣店,沒有一家像樣的酒店、飯館和超市,街頭更是行人稀少。礦區內曾經的“紐約城”——麥克道爾縣首府韋爾奇也異常冷清落寞。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
鋼鐵行業日漸衰落、環保政策法規越來越嚴,加上廉價天然氣的競爭,大批煤礦紛紛關閉,以煤炭為唯一支柱產業的麥克道爾縣由此衰落,也漸漸從美國政客,乃至總統候選人的關注視野中淡化……
經營加油站的謝潑德說,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機械化生產設備廣泛替代人力開礦,礦區工人就業崗位大幅減少,韋爾奇便開始“走向蕭條”。如今,除過往車輛,韋爾奇已沒什么商業活動可言。謝潑德只是將加油站作為自己“退休的家”,每天讀書、看報,打發時間。
煤炭業衰落帶來的是勞動力流失和商業凋敝,擺脫貧困成了大問題。統計顯示,麥克道爾縣總人口已從上世紀50年代的10多萬人,銳減到2014年不到2萬人,其中勞動人口僅占三分之一。
2014年,麥克道爾縣家庭年收入為2.47萬美元,在西弗吉尼亞州55個縣中最低。目前,該縣貧困率為34.9%,遠高于全美13.5%的平均水平。
當地社區援助機構南部山區委員會執行主任約翰遜抱怨說,奧巴馬政府關閉大量煤礦的做法讓麥克道爾縣失去了收入來源和就業崗位,使該縣貧困問題進一步惡化。他批評政府忽視了礦區利益。在他看來,煤礦區不拒絕改變,但需要時間適應能源結構調整的變化。他相信有清潔煤的技術可供研發,煤炭行業并非完全走向沒落。
盡管煤炭業已無法為麥克道爾縣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但煤礦區上百年的歷史和它作為幾代煤礦工人共同的生活支柱,都使得麥克道爾縣選民難以接受繼續關閉煤礦的現實。新一屆美國政府如何管理煤炭行業是今天麥克道爾縣選民的關注點。約翰遜說,當地多數選民投票支持特朗普,因為他們希望繼續維持重要的生計來源,而如果希拉里當選總統將會令煤炭業遭受進一步沖擊。支持希拉里的女性非洲裔選民比奇洛則說,麥克道爾縣的居民需要接受煤炭業衰落的事實,打破常規思維,尋找其他發展途徑。經營埃爾克霍恩家庭旅館的老板克拉克與約翰遜均表示,發展旅游業是促進當地經濟多元化發展的正確方向,但旅游業能為當地創造上千個就業崗位嗎?
今天,麥克道爾縣選民似乎已不指望美國政府為當地提供多少實質性幫助了。謝潑德說,美國政客習慣了“撒謊”,他不認為美國總統會真正關心麥克道爾這個衰落數十年的煤礦區。約翰遜也承認,人口大量外流的麥克道爾縣已喪失影響美國政府的政治資本。而美國政客們則陷入黨爭,忽視了人民福祉,更不會反映底層民眾的聲音。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