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華集團等15家大型煤炭企業聯合發出倡議,呼吁煤炭企業在保障安全生產和煤炭穩定供給的前提下,全面實行節假日正常休假和煤礦工人帶薪年休假制度。
這15家企業包括神華集團、中煤能源、大同煤礦、山東能源等龍頭企業,煤炭年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50%。《倡議書》呼吁,要建立國慶、元旦、春節等法定節假日煤礦停產檢修制度,保障設備正常運行和安全生產。按照2015年煤炭產量與2014年持平、15家煤企的煤炭產量仍占全國總產量接近一半的水平測算,15家煤企在春節和國慶兩個長假期間停產,就有望減少煤炭產量6000萬噸左右。
《倡議書》還提出,要改革煤礦生產作業制度,將煤礦原來“三班作業”調整為“四班作業”;全面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因此,如果倡議書在全行業得到全面落實,有可能帶動煤炭產量下降超過1億噸。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表示,這份倡議書順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是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的做法,而且,煤炭行業也具備了保證職工正常休息的各項條件,協會對此倡議十分支持。
記者了解到,多年來,我國煤炭供給處于緊張或緊平衡狀態。為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煤炭需求不斷增長的需要,大多數煤礦連續生產作業,煤礦工人長期堅持節假日不休息。不過,進入2012年下半年以來,煤炭市場發生重大變化,煤炭市場需求回落與產能建設超前、煤炭進口大幅增加等多種因素交錯疊加,導致全社會煤炭庫存居高不下,煤炭價格大幅下跌,貨款拖欠明顯增加,企業虧損面已超過70%,部分企業甚至出現了減發工資現象。
“煤炭需求放緩、供給充足、庫存高位,市場供給寬松或將成為常態,這也為合理安排煤礦職工正常生產和休息,改善煤礦工人生產環境,提升生活質量創造了有利條件。”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有關負責人說,通過在全行業建立法定節假日煤礦停產職工休假制度,有利于保障煤礦職工身心健康,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提高煤礦工人生活質量,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倡議在全行業建立帶薪年休假制度,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煤炭市場供應的過快增長。不過,目前我國煤炭產業已經進入前期產能的快速釋放期,全國煤炭產能超過40億噸,在建規模達到10億噸以上。因此,帶薪年休假制度很難對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產生根本性影響。
有關專家建議,抑制國內煤炭市場供給過快增長,促進煤炭市場供需平衡,除了寄望于大型煤炭企業自覺控制煤炭產能有序釋放外,還應嚴格治理違法違規煤礦生產建設、治理不安全生產、超能力生產和限制劣質商品煤的生產與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