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關補貼政策的支持下,幾年前資本市場完全不碰光伏的情況有所轉變,隨著光伏技術和市場的成熟,這個行業終于開始入資本市場的“眼”。2013年,全球光伏市場融資規模超過千億,其中最主要融資市場是中國和日本。中國市場融資規模達到235億,占比21%。
2014年的全球光伏市場的格局分析如下,總體而言較為穩健保守,基本上維持在20%左右的增速。
據本刊記者此前采訪多位國內光伏企業人士了解,今年已有很多金融機構在參與洽談光伏投資項目,比往年情況好了許多。只不過對于金融機構而言,還是要看電站項目規模。
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分析師韓啟明也表明,這段時間市場爭議頗大,雖然行業回暖,企業的出貨量比去年增加不少,但2014年至目前為止,總體的出貨量仍低于預期,由此,今年的裝機量及并網量或不如預期。
中國市場的分析:從電站開發來看,往年甘肅、內蒙等熱門開發地區已不再吸引投資者的目光,現在大家更傾向于四川、云南、桂林、河北這幾個區域。分布式電站今年取得較大進展,明年上半年全國仍以地面分布式電站為主,全額上網的比例也遠遠高于自發自用的比例。目前0.42元的補貼仍然過低,開發商沒有動力去開發項目,而上市公司考慮到規模過小,投入的可能性不會很大。韓啟明認為,針對于小型分布式項目,補貼如果達不到0.6元是很難做起來的。
對中國市場未來的判斷:
一、明年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出臺是刺激點,但更大的刺激有可能來自于電改的進展?稍偕茉磁漕~制規劃的時間跨度是從2015年到2020年,但從地方指標來看,像甘肅等省份的指標已經差不多完成,而未來特高壓并網后,全國配額制指標完成的難度都不大。所以,如果電改方案出臺,其售電側放開的政策對可再生能源項目開發的促進力度會更大一些。
二、據了解,從今年的項目融資情況來看,二級市場十分認可電站資產投資。這也是部分上市公司套現的手段,通過電站的概念從資本市場借錢來做項目開發。現在的融資模式包括產業基金、融資租賃、信托代持等。綜合而言,融資方式還沒有達到多元化的程度。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光伏行業在資本市場的形象已經越來越好,銀行與企業的互動逐漸增多。由此,對于企業而言,一定要讓自己站在風口上,不要離資本市場太遠,否則有可能會被資本市場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