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兩年之久的風電上網電價下調政策有望今年落地。近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下發了調整風電上網電價的征求意見稿,并開會征求各方意見。
“初步設定風電標桿電價原先0.61元/千瓦時的地區每度下降2分錢,其他區域每度下調4分錢,今年年底前實施的可能性比較大,但這一下調幅度也遭到五大電企和參會的部分省物價局的反對,均認為下調太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不過,多位風電行業人士則認為,從國內風電市場發展形勢來看,由于存在電價下調的緩沖期,只要沒有調低至沒有盈利的程度,而且再加上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的出臺,不管是對風電設備制造企業還是風電場運營商來說,都不算是壞消息。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在國家發改委價格司通報的調價設想方案中,將四類資源區標桿電價從0.51元/千瓦時、0.54元/千瓦時、0.58元/千瓦時和 0.61元/千瓦時,分別調整為每千瓦時0.47、0.5、0.54、0.59元。此外,還將福建、云南、山西三省由每千瓦時0.59元資源區域調到 0.54元資源區;將吉林、黑龍江省統一調整為0.54元/千瓦時。
目前,國內風電場執行的電價是國家發改委在2009年公布的。當年7月,下發的《關于完善風力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按照風資源劃分出上述四類標桿電價。
新疆和內蒙古等大部分風資源較好的地區被劃分為第一類資源區,實行最低的上網電價;而除河北、甘肅、吉林、黑龍江、寧夏回族自治區以及新疆、內蒙古等少部分資源情況略差地區被劃分到第二類和第三類資源區,實施中等上網電價外,其他各省均為第四類資源區,執行0.61元/千瓦時的最高電價。
在過去的兩年中,國家發改委早已多次對風電上網電價進行評估,并召集相關風電企業召開座談會,征詢下調風電上網電價的時機是否成熟。
一位風電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發改委考慮下調風電上網電價主要是考慮到風電行業技術進步,風電機組設備價格已經明顯下降,企業風電場運營情況逐漸向好。
自2013年以來,針對風電行業產能過剩、補貼拖欠、并網困難、棄風限電嚴重等問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使風電產業回暖,風電場運營商扭虧為盈,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的盈利也大幅改善,由此國家相關部門再次對電價下調征求意見。
而在今年3月份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國家發改委《關于201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提出,要繼續進行資源性產品等價格改革,其中將“適時調整風電上網價格”放在首位。
金風科技[-4.36% 資金 研報]一位負責人也坦言,從長期來看,風電電價確實是要下調的,現在的高電價對財政有很大壓力,政府期望用市場化的方式來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