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22日,長慶油田今年已有165口長關井復產,日增原油155噸。長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負責人說:“恢復長關井,就是讓停產的死井復活,變成為企業增效的新源泉。”
\
40多年來,由于低壓低產、水淹、井下事故、地面故障及其他原因,長慶油田目前有長關井4000多口,讓長關井在“雙保”中發揮有效作用,是提高油水井綜合采收率的有效手段,也是油井內部精細挖潛的一個重要方向。
今年年初開始,長慶勘探開發研究院在長關井復產工作中,針對每口井的關井原因,綜合分析長關井生產歷史和油層條件,按照“設定流程、逐項排查、深挖細找、一層不漏”的思路,依據效益與工作量的大小、難易程度,精細把關,嚴格審查,調查原層及可接替層生產潛力,最后從4019口長關井中優選出 403口,分批分時實施復產計劃,精細挖掘長關井生產潛能。
負責王盤山“低產低效”區塊油藏開發的采油八廠,以利益最大化為指導,針對每口長關井的不同情況,從地質、井筒、地面等多方面,深入調查長關井現狀,分析成因,并對長關井進行分類、篩選和培養,有針對性地提出復產措施,合理安排復產進度,科學制定復產目標。截至目前,這個廠今年長關井直接復產井已有24口,日增油10噸,累計增油581噸。
采油七廠在長關井治理中,深挖細找每個地層,通過研究油水運動規律及剩余油分布規律,反復對比分析,優選出35口長關井作為攻關目標。這個廠根據區塊和油井的不同情況,因井制宜,對癥下藥,在摸清油水運動規律后,明確原層潛力較大的長關井,按照“先易后難、先肥后瘦、綜合治理、跟蹤分析”的原則,排出復產運行大表,分批實施長關井復產計劃,充分挖掘潛力,力爭喚醒沉睡井,挖出地下剩余油。
羅27-5井是采油七廠山城作業區一口關了10個多月的井。技術人員在充分認識地層滲流規律和剩余油的基礎上,確定油井復產潛力,在較短時間內就讓這口井重現生機。這口井復產58天,已產油99.89噸。
截至目前,長慶油田今年復產的長關井已累計增油1.2萬余噸,相當于新增20多口井的生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