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公告稱,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取得重大進展。據介紹,中石化公司重慶涪陵國家級示范區頁巖氣井已開鉆27口,完鉆21口,已投入試采水平井10口,平均單井產量15萬立方米/天,累計實現商品氣量近7300萬立方米。2015年總產能有望達到50億立方米,到2017年將進一步提升到100億立方米。
中石化勝利石油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口井十幾萬立方氣產量非常驚人,很不容易。重慶地質條件好,前景比較可期。”他同時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說,“但這是否標志著中國頁巖氣的突破,要看一年后產量是否會遞減。如果可以,再推廣到全國范圍內,那才是中國頁巖氣規;l展起來的時機。”
重慶頁巖氣井高產提振中國頁巖氣發展
據資料顯示,重慶是頁巖氣資源富集地區,分布面積約7.6萬平方公里,地質資源量約12.8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約2萬億立方米,列居全國第三位。目前,在重慶本地的上市公司中,已有重慶路橋(3.75, 0.01, 0.27%)出資5000萬元,與重慶兩江新區聯順投資管理公司、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等共同設立“重慶聯順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企業”,間接參與當地頁巖氣產業相關的研發、銷售、技術、設備、服務等領域業務。西南地區最大的民營天然氣公司負責人、重慶民生能源集團董事長薛方全在今年曾對媒體表示:“頁巖氣的發展是振興重慶工業的一個戰略舉措,如果攻克頁巖氣技術難關,將極大推動重慶經濟發展。”
國家能源局在12月公告稱我國重慶涪陵地區頁巖氣勘探開發取得重大進展,已知試采水平井10口,平均單井產量15萬立方米/天。相比較之前普通頁巖氣產區一口井2~3萬立方米/天,從產量來說可謂是中國頁巖氣發展的里程碑,也得到了各方的關注。中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油氣資源規劃所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介紹說:“中國頁巖氣開采基本只在西南地區,青海最近也發現了氣田但儲量未知。應當說重慶地區能出產高效氣井有著得天獨厚的地質條件。”
卓創資訊天然氣分析師王曉坤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今年預計中國天然氣總供應量在1700億立方米左右,對外依存度32%,但是今年春季以及冬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氣荒,缺口達到100億立方米。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以煤炭為主,天然氣占比則不足6%。受到霧霾等大氣污染的影響,政府期望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因為天然氣不像煤炭有顆粒和粉塵的排放,頁巖氣是一種重要的非常規天然氣,所以頁巖氣必須要發展,而且下游消費要拓展。”
“重慶頁巖氣勘探開發雖然取得了重大進步,但這并不意味著頁巖氣在中國發展已經成熟。”王曉坤分析稱:“這個重大突破是指其頁巖氣產量有了質的飛躍。但是不同地區的頁巖氣井,甚至一個片區兩個不同的井都有很大的差別。”重慶良好的地質結構是頁巖氣開采的有利因素,但重慶地處西南地區,比較缺水,頁巖氣需求大量的水來做壓裂,這對交通運輸也提出了考驗。其他地區是否可達到重慶頁巖氣發展的地步遠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