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最高年產量290萬噸的油氣富集區——鄯善弧形帶,10多年來沒有較大突破。截至2011年年底,鄯善弧形帶油氣年產量下降至42.9萬噸。
鄯善弧形帶,老樹還能抽新枝嗎?截至11月3日,吐哈油田今年部署的探井中已有5口井獲得工業油流,迎來鄯善弧形帶儲量增長新高峰,形成千萬噸級儲量的建產規模區。
理念創新,探尋油氣規律
在多年的持續勘探中,找到大量油氣儲量后,鄯善弧形帶勘探道路越走越艱難。技術人員形象地說,就像在地里刨土豆,翻來覆去耕耘多年,好土豆越來越少。
鄯善弧形帶,還有沒有“土豆”?吐哈是一個油氣勘探新盆地,從發現到規模開發才20年,相比國內外其他油田,還很年輕。
圍繞鄯善弧形帶油氣富集區,科研人員把以往的資料重新梳理,重新審視弧形帶油氣成藏規律,通過理念更新探尋油氣規律。
5個多月的時間里,鄯善弧形帶油氣規律和成藏模式逐漸明朗,得到了三點基本認識:繼承性古構造是早期油氣主要富集區,轉折帶是油氣后期調整有利區域;斜坡區砂體和構造合理配置易形成構造巖性圈閉。三種油氣藏是精細勘探的主要對象。
拋開專業技術詞匯,研究人員給新理念形象地打了個比方:以前認為,油氣在A地生成,后來轉移到B地,現在通過研究取得的新認識是,從A地到B地過程中,油氣還途經C地拐了個彎。
方法創新,老區有了新發現
在勘探新區沿用老方法可以獲得勘探新發現,但在勘探老區沿用老方法見效甚微。在鄯善弧形帶勘探上,科研人員創新方法,另辟蹊徑,研究討論中明確了“繼承性古隆起找新層、古今構造轉折帶找新塊、三古研究找新帶”的新方法。
按照這一新方法,今年4月,圍繞繼承性古隆起構造,科研人員優選溫8區塊斷背斜構造東翼發育的一構造型圈閉,在高部位部署預探井溫13井。一口井帶來新突破,在西山窯組下氣藏獲日產油7立方米。這是吐哈油田首次在溫米地區西山窯組發現下油藏。這口井兼顧深淺氣藏鉆探,在齊古組也見到良好油氣顯示,層系擴展勘探取得重要發現。
科研人員跳出成規,把成藏期古構造圖和現今構造疊合,找出古今構造轉折帶分布區域,并在綜合分析研究大量歷史鉆井資料中得到印證。根據這一認識,確定古今構造轉折帶是油氣藏前期運移、后期調整的有利區域,并在丘東南斜坡區、鄯南3區塊等構造巖性圈閉獲得勘探發現。
在“三古研究找新帶”的思路指導下,科研人員將弧形帶沿古斷裂發育方向劃分為三個帶,按照古構造、古油藏和古斷裂的匹配關系,尋找新的油氣富集條帶。7月以來,溫西302井、溫西303井、溫14井相繼成功,一個新的油氣富集帶嶄露頭角。
技術創新,黃沙吹盡見真金
8月,新鉆井溫13井喜獲良好油氣顯示,成功拓展鄯善弧形帶新含油層系。研究人員說,這得益于一系列新技術的應用。
吐哈油田勘探開發科研部門堅持“外引進、內提高”,學習國內外先進技術,開發并利用Geoeast軟件在譜分析優勢,層層分解地震譜,分析總結出地層含油氣后地震譜變化規律;利用Enen軟件在儲層預測方面的優勢,屬性優化,小波降維,清晰刻畫窄河道在面上的展布特征,逐漸形成一套適合老區精細勘探配套技術的思路。
在系列新技術的支撐下,溫西303井、溫14井、鄯南101井相繼獲得成功,老區擴塊、擴層不斷獲得新發現,鄯南3區塊、丘東南斜坡區、溫西302區塊等一大批優質圈閉相繼浮出水面。
思想解放點亮勘探希望,在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下,鄯善弧形帶老樹抽新枝,迎來了新一輪油氣發現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