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后,全國各地多個省市開始進入冬季供暖期。在PM2.5與政績考核直接掛鉤的壓力下,進一步增加天然氣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是政府部門最有可能選擇的措施。隨著各地“油改氣”、“煤改氣”的步伐加快,2013年供氣缺口或超100億立方米,其中華北地區缺口尤為嚴重,投資者可以關注“燃氣消費旺季”+“供暖氣荒”帶來整個燃氣板塊的投資機會。
現象北方進入供暖期
“預計11月1日至15日的平均氣溫為7攝氏度至8攝氏度,出現連續5天平均氣溫低于5攝氏度的可能性不大,提前供暖的可能性不大。”在昨日下午北京市政府召開的冬季供熱電視電話會議上,市氣象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盡管提前供暖可能性不大,但各相關單位的供熱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按計劃將在11月 7日開始點火試運行,11月15日使居民室溫達標。
此外,北京市供熱辦負責人強調,“如果天氣有變化,本市也能保證11月1日起隨時投入供暖。”
實際上,北方已經進入供暖期。10月10日烏魯木齊市首先2013-2014年度采暖期正式開始,供熱期為當年10月10日至次年4月10日。目前烏市供熱單位已全部供暖,主城區燃氣等其它清潔能源供熱面積實現100%覆蓋。
11月1日,蘭州市也將正式進入供暖期。今年蘭州市天然氣供暖面積將達到6000多萬平方米,天然氣已成為主要的供暖能源。根據2013年“煤改氣”計劃,全市217家475臺2924蒸噸燃煤鍋爐要進行“煤改氣”改造,按照每蒸噸燃煤鍋爐供暖1萬平方米的標準計算,將會有2924萬平方米供暖面積由燃煤變成燃氣。
為改善空氣質量,北方多個城市已實現燃氣供熱替代原有的燃煤供熱方式,以北京為例,為按照9月環保部發改委等聯合發布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的要求,至2015年底,北京市建成區將取消所有燃煤鍋爐,改由清潔能源替代;預計2013年冬季,全市燃氣供熱面積約占 50%,燃煤供應面積約占24%。
行業供需失衡日益嚴重
天然氣是一種優質、高效、清潔、方便儲運的低碳能源。雖然世界各國因資源稟賦、經濟、科技發展等因素導致能源結構存在差異,但是,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取相當的比重,2011年世界平均水平為23.8%,而我國僅有5%左右。在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節能減排壓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天然氣作為清潔能源的優勢日益顯著,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升將是未來發展趨勢。
目前,我國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12年,天然氣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為5.3%,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要求到2015 年,天然氣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7.5%,但這仍與國際23.8%的平均水平相差較大。政府從調整能源結構、促進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的角度出發,明確鼓勵加快天然氣產業發展,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
天然氣的低價效應和環保效應,促生了國內天然氣巨大的市場需求。2006年至2012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年均增長17.0%,遠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速2.6%,我國天然氣產量的年均增長率為10.6%。截至2012年末,天然氣供需缺口達37億立方米,據中石油董事長周吉平預計,2013年供需缺口將達到80億立方米。
從國家能源安全戰略出發,發展煤制天然氣是解決缺口最為現實的途徑之一。
分析天然氣供暖比重提升
近年來,PM2.5已成為政府和市民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根據PM2.5的來源分析,燃煤是北方地區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北方采暖期使得冬季和春季是PM2.5問題一年內最為嚴重的時間段。有觀點提出,要控制北方地區的大氣污染就要徹底淘汰燃煤,大力發展燃氣,在全國大范圍內推行“煤改氣”工程。
宏源證券[0.00% 資金 研報]認為從我國國情角度出發,這一方式不具備現實操作性,并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仍將維持以煤為主的格局不變。從煤炭下游主要行業需求來看,火電、工業鍋爐和城市居民供暖是最主要的三大用途。
要有效改善北方國內大部分地區的空氣污染現狀,一是要理順煤、氣關系,限制原煤散燒,淘汰小鍋爐,實現燃煤燃氣聯合調度系統;二是加強能源需求側管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比如提高鍋爐燃燒效率、降低汽車百公里油耗、加強北方建筑保溫措施等方面,降低單位產值能源消耗。
如果只是簡單的采用天然氣替代煤炭作為全國主要能源的方式,必將在全國范圍內對天然氣供應形成巨大缺口。同時,北方地區大面積燃氣供熱的方式還將會造成天然氣需求量季節性的大幅增長,對管網輸送都將造成巨大的壓力。
簡單估算,如果在全國范圍內實現天然氣供熱,一個供暖期天然氣需求量約為500-700億方;如果僅在京津冀地區實現天然氣供熱,一個供暖期天然氣需求量約為120-180億方。2012年全年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1475億立方米。
機會燃氣供應商從中受益
宏源證券認為,盡管存在諸多潛在問題,但在PM2.5與政績考核直接掛鉤的壓力下,短期來看,進一步增加天然氣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是政府部門最有可能選擇的措施。冬夏季天然氣需求量依舊形成的波峰波谷差距,雖然國家在“十二五”期間大規模修建氣庫,但與這一差距相比仍然微乎其微,冬季天然氣供應短缺的問題今年將更加嚴重,利用LNG進行調節仍將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而上游天然氣開發企業和LNG液化廠則屬整個產業鏈中受益環節。
華泰聯合證券則表示,受益于進口天然氣數量的增長。在天然氣價格改革背景下,由于將天然氣銷售價格與國際能源價格相掛鉤,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進口液化天然氣的積極性。目前我國已經投產的進口LNG接收站有5座,到2013年,我國LNG總體接收能力將達到4000萬噸每年,這必然提高了對LNG儲存、運輸、接收終端的投資。另一方面,非常規油氣一般遠離管網,因此相關的LNG儲運設備等也將受益。下游應用端,包括LNG汽車等,在以動力電池為方向的新能源汽車推進不力的情況下,也有望獲得政策的支持。
華創證券則在報告中,提請投資者注意“四季度燃氣消費旺季”+“煤改氣供暖氣荒”。入冬后燃氣將進入消費旺季;同時,今年特殊的是在“霧霾”天氣影響下,北方地區將進入供暖季,各地政府“油改氣”、“煤改氣”的步伐加快,今冬氣荒有可能比去年嚴峻,2013年供氣缺口或超100億立方米,其中華北地區缺口尤為嚴重,投資者可以關注“燃氣消費旺季”+“供暖氣荒”帶來整個燃氣板塊的投資機會,推薦新疆浩源[-3.43% 資金 研報]、陜天然氣[0.61% 資金 研報]、長春燃氣[2.68% 資金 研報]、金鴻能源。
此外,華創還建議關注中石油破除壟斷的進展,特別是管道獨立進展,利好燃氣板塊。一旦管道獨立,將對行業產生深遠影響,請投資者注意整個燃氣板塊的投資機會。另外,關注兩大油在川渝地區頁巖氣開發超預期,利好油氣裝備與服務板塊。中石化重慶涪陵頁巖氣產能示范區開發超預期、中石油四川威遠、富順頁巖氣開發超預期,華創預計全年全國頁巖氣產量達到2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