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頁巖氣開發在近年掀起熱潮。2011年6月,國土資源部邀請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參與第一次頁巖氣招標。2012年9月,國土資源部降低門檻,面向社會各類投資主體公開招標出讓頁巖氣探礦權。
與首輪邀標方式不同,第二輪招標資質條件大為放開,企業注冊資本金要求僅為人民幣3億元。第二輪招標共推出20個區塊,總面積達20002平方公里。
國土資源部此舉意在打破中國油氣開發中的壟斷格局,引入更多市場主體以促進頁巖氣開發。但不少企業在成功圈到頁巖氣資源后,后續進展緩慢,遲遲沒有進入實質性開發階段。
對頁巖氣開發,政府很熱情、企業很冷靜,很多企業都不敢有太多投入。中國與美國的頁巖氣開發環境差別很大,中國頁巖氣離規;、商業化開發還有不小的距離。
對于這些新進入頁巖氣開發的企業,實質性開發面臨著一系列難題。由于中國頁巖氣埋藏條件復雜,不少區塊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調查難度都很大,而這些非石油天然氣開發背景的企業,專業技術人才、技術實力嚴重不足。
第二輪招標的中標企業中,幾乎都沒有從事石油、天然氣等傳統油氣開發經驗,其中有2家為民營企業,4家是在投標前三個月之內才成立。這些中標企業并不掌握頁巖氣勘探相應的開發技術。還有一些企業,參與競標本身就意不在開發,而是希望通過拿到標后再去融資,轉手賣出去做“二道販子”。
頁巖氣開發進展緩慢的問題,已經引起了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7月29日,國土資源部勘查司負責人發出警示:將密切跟蹤各區塊勘查工作進展,督促企業按照承諾的勘查工作量和進度切實開展工作,“對圈而不探,甚至用區塊圈錢且情節嚴重的,縮減區塊面積直至收回區塊”;同時,還將探索“勘查承諾完成情況公開制度”。
按照國土資源部的頁巖氣招標規定,探礦權有效期為3年。這與傳統的常規石油天然氣探礦權一般多為3-10年甚至更長的有效期相比,明顯縮短。這也留下了更多的回旋空間,避免頁巖氣企業長期占而不采,而主管部門又無能為力的情況發生。
國土資源部在《關于加強頁巖氣資源勘查開采和監督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確,實行頁巖氣勘查承諾制。探礦權申請人在申請頁巖氣探礦權(含變更和增列申請)時,應向國土資源部承諾勘查責任和義務,包括資金投入、實物工作量、勘查進度、綜合勘查、區塊退出、違約和失信責任追究等。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頁巖氣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提示,如何有效發揮探礦權公開招標的效力,以市場競爭讓頁巖氣開發進入快車道,現有的頁巖氣開發政策面臨著考驗。據國土資源部確認,第三輪頁巖氣招標已經擺上日程,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有望推出,新規則能否對前兩輪招標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修補,業界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