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來的1800個日日夜夜里,銀行貸款在中石油的融資結構里,與日遞減,從絕對優勢的九成占比,下降至如今的三成。這意味著,我國多年來力爭的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結構轉變,率先在個別大型企業實現。
10 月25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今年第三期200億元270天超短期融資券上市流通,票面年利率3.98%。事實上,中石油超短融今年已經發行3期共計600億元。此外,還包括800億元的中票,800億元的企業債券。截至目前,中石油2012年發行債券已達2200億元。
但在2007年末,中石油的銀行貸款在融資結構中占有絕對的優勢地位,占比高達91.42%。然而不到五年的時間,這一結構已經徹底改變。
記者獲悉,截至今年10月,中石油3625億元債券融資仍在存續期,而2012年3月末,該公司的銀行貸款余額僅為1701億元,銀行貸款在其總的融資結構中占比僅剩3成,債券融資卻接近70%(忽略時間差的粗略統計)。
“以前大行對中石油的貸款都是信用貸款,利率下浮10%。但現在,即便在這樣優惠的條件下,中石油也不要貸款了。”浦東發展銀行一位高管對記者稱,大企業債券融資擴張,也使得一些銀行騰出貸款規模,業務下沉到中小企業。
央行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企業債券凈融資1.56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比上年同期多7186億元,幾乎翻倍。11月12日公布的《2012年10月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報告》顯示,企業債券凈融資再創高點達2992億元,同比多1353億元。
中石油“去貸款化”
不知幾家國有大行5年前是否會料到中石油會如此迅速地轉變。
2007年末,中石油的有息債務627億元,彼時融資途徑主要依賴于銀行貸款,債券融資余額僅為54億元,占比不足10%,而過9成的融資都來自于幾家大行的貸款。
以授信來看,據記者了解,截至2008年三季度,中石油授信額度約1330億元,中行約440億元,工行約390億元,建行約400億元,交行約100億元。
同時記者獲悉,2007年中石油的貸款結構中,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幾乎平分秋色,長期貸款略高占總融資的48%,短期貸款占43%。
中石油債務融資提速發生在2009年,據記者了解,中石油當年初次嘗試發行了短期融資券(兩期)、三期中票,中石油財務公司還發行了一款金融債券,總計融資規模800多億元,超過此前多年債券發行總額。
此后,2010年、2011年中石油的債券發行便一直高速運行,并且不斷嘗試新的債務工具,包括企業債券和超短期融資券。2011年末,銀行借款1262億元,債券余額人民幣2875億元和美元10億元,貸款、債券結構已經逆轉。
2012年,債券融資優勢進一步擴大。如前文所述,截至10月份,中石油今年債券發行已達2200億元。
“中石油所反映的企業債券擴容主要來自金融的放松,從銀行角度看,在目前如此高的存款準備金和貸存比約束下,銀行擴張貸款的能力也不足。”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對記者稱。
記者獲悉,截至2012年6月30日,中石油銀行授信額度約9631億元,近7000億元尚未動用。
同時,債券融資替代的銀行貸款又以中長期貸款為主。截至2012年3月末,中石油銀行借款1701億元,長期借款比重已經由2007年末的48%下滑至彼時的11.28%。
“債券在所有融資渠道中最便宜,低于銀行貸款,這也是沒有選擇銀行的原因。”白酒巨頭洋河集團一位人士此前對記者表示。據他介紹,洋河集團2012年第一期票據的票面利率是4.94%,發行費用0.3%一年,總成本5%左右。
國海證券一位人士告訴記者,企業債承銷的傭金是1%左右,中票是每年收費的,約在每年千分之三。
以上述中石油2009年發行的債券來看,票面利率最高在2.46%,加上1%左右的發行費用,總成本3.5%左右。
而2009年一年期的貸款基準利率也超過5.3%。同樣,中石油最新一期的超短期融資券票面利率為3.89%,若加上發行費用,總成本為4.89%,而目前6個月到一年期的基準貸款利率也在6%,發行債券優勢明顯。
“比較成熟的市場,比如美國,債券融資的比重非常高,占融資7成左右,這是一個趨勢。”李迅雷表示。
央行數據顯示,前三個季度非金融企業境內債券和股票合計融資1.78萬億元,同比多 5848億元,占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15.2%,創歷史最高水平。
貸款行轉戰承銷
“面對金融脫媒,銀行目前主要通過理財產品等表外業務應對,效果還比較明顯。”李迅雷稱。根據記者了解,通過購買債券、借用信托、券商資管通道,銀行擴充了觸角,扳回一局。
但和貸款相比,銀行在上述業務上的收益差距不言而喻。上述浦發銀行高管對記者稱,銀行如果拆借同業資金,資金成本又要比存款高一些,買債利差更小。
據記者觀察,目前銀行分享債市這塊蛋糕,主要依靠承銷企業的債券,以及發行投資債券的理財產品,兩者均賺取手續費和傭金收入。
以中石油為例,四家最大的授信銀行中行、工行、建行、農行,幾乎包攬了中石油債券的主承銷和聯席主承銷。其中,工行主承銷的債券最多。據了解,三季報工行銀行中間業務收入248億元,也在銀行業最高。
“主要貸款行承銷債券的現象存在,不過相對于銀行貸款的凈息差,承銷收入還遠遠趕不上。”李迅雷指出。據記者了解,2012年三季度,我國上市銀行的凈息差在2.1%到3.2%之間。
今年債市出現的3起垃圾債,分別為海龍債、賽維債、新中基債,記者獲悉,主承銷商均為企業的主要貸款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