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
寧夏林業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健代表說,作為一名林業科技工作者,推廣林業科技、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是她的天職。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獨立成篇,放在更加突出位置,這讓每一位生態工作者都感到無比振奮。“我感到我們的事業更加光榮、使命更加崇高。”李健說。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高度加以闡述,強調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涉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變革的戰略任務,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原則、目標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貫穿到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
黨的十八大將“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寫入報告,提出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這三大發展理念,將生態文明建設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生態文明建設,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建設生態文明也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和保障。”黨的十八大代表、北京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牛有成表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從思想意識上實現三大轉變:必須從傳統的“向自然宣戰”、“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理念轉變;必須從粗放型增長模式,向可持續發展模式轉變;必須從把增長簡單等同于發展的觀念,向以人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的發展理念轉變。
遼寧本溪是一個因鋼鐵產業而興的資源型城市。持續多年的鐵礦石開采和鋼鐵產業,帶來了嚴重的環境污染。近年來,本溪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在淘汰高污染、高消耗的落后產能同時,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如今,生物制藥和旅游業發展勢頭正在超過鋼鐵產業,將成為本溪的支柱產業。黨的十八大代表、本溪市委書記冮瑞一直致力于本溪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生態環境保護。他自豪地告訴記者:“現在的本溪,山清水秀。一到秋季,漫山遍野的楓葉讓人賞心悅目。”
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代表深感責任重大。他說,當前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帶動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但隨之對土地資源、礦產資源、能源、海洋資源的剛性需求也持續上升。這些資源供給不足是制約當前發展的瓶頸。他表示,國土資源部將按照中央要求,既保證發展又保護資源,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永續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