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價創3個月新高
受地緣政治、供應擔憂等因素帶動,
國際油價連續上漲,紐約市場油價時隔3個月后再次站上了96美元,
布倫特原油期貨也來到每桶113美元上方。
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依然給國際石油供應造成威脅,持續對油價形成上漲動力。此外,北海地區的油田大規模整修維護導致短期生產減少,使全球石油供應進一步趨緊。紐約
Hennessee集團聯合創始人拉丹特表示:“目前的狀況并不是緣于石油需求的上升,而是緣于對中東地區穩定的擔憂。”
油價的新一輪上漲顯然驚動了美國政府。有消息指出,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動用石油戰略儲備,以打壓油價過度上漲造成能源成本過高。美國白宮發言人也表示,白宮正在密切關注汽油價格走向,并可能動用石油戰略儲備以遏制
油價漲勢。
美國總統奧巴馬第一次與英國首相卡梅倫及其他盟國官員商談釋放
石油儲備是在今年3月,原因是對伊朗的進一步制裁可能導致油價飆升,使目前脆弱的全球經濟雪上加霜。不過,美國能否落實釋放石油儲備的決定,依然存在很大變數。國際能源署(
IEA)執行董事瑪麗亞文德霍汶表示,目前原油市場供應充分,沒有任何理由需要釋放戰略儲備。
油價上漲也讓
對沖基金有了更多理由在原油市場上擲下賭注,期權市場在6個月內第一次轉向看多。數據顯示,截至8月7日的一周時間里,對沖基金等大型投資者在原油期貨和期權上的凈多頭倉位激增20%,創下自5月1日以來的新高。
有分析人士表示,除了中東地區的緊張局勢,未來一個月能影響原油市場的主要事件還包括美聯儲可能施行的量化寬松政策。Ebullio資本管理公司合伙人斯蒂芬森預計,美聯儲的量化寬松政策將使
原油價格上升15至20美元。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認為,國際社會目前對石油的基本需求仍然較低,價格理應回落。
除了油價,近期歐美股市也表現搶眼。美國道瓊斯指數自6月份以來已經上漲了9.7%,標準普爾指數更接近4年以來的新高。歐洲股市主要股指創下近13個月以來的新高,并連續第11周收陽,連漲周數創下近7年來之最。有跡象表明,歐元區政策制定者已更接近于采取協同行動,應對地區債務危機。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