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下跌為全球經濟帶來短暫光明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2-07-12 來源:新華社 關注度:0]
摘要:
在全球經濟再度烏云籠罩之際,能源價格下跌成為隱約閃現的少數亮光之一,即便這些亮光看上去也越來越短暫。
今年第二季度,全球經濟活動、企業和家庭信心指數均再度下降。從新一輪歐元危機到歐洲銀行業困境,從美國財政不確定性到新興經濟體增...
在全球經濟再度烏云籠罩之際,能源價格下跌成為隱約閃現的少數亮光之一,即便這些亮光看上去也越來越短暫。
今年第二季度,全球經濟活動、企業和家庭信心指數均再度下降。從新一輪歐元危機到歐洲銀行業困境,從美國財政不確定性到新興經濟體增長放緩,全球經濟形勢依舊不容樂觀。同時,6日公布的美國6月非農就業報告表現不佳,隔離歐元區風險的舉措能否起效也一直受到質疑,這些都讓前景再度蒙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周警告稱,近期將調低201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估。美國、歐元區、中國和英國的央行都在近幾周再次放寬貨幣政策,以抵擋經濟寒風的來襲。單看這些舉措本身都是利好因素,但同時也反映出各國政府對前景惡化的憂慮。
在此情況下,第二季度碩果僅存的一個正面因素為
原油期貨價格在短短三個月里下跌近30美元/桶,這至少對于大部分石油進口國來說是有利的。隨著全球經濟放緩削弱能源市場需求,
油價傳統的穩定效應又回到經濟當中。
油價下跌能降低燃料費用,并最終降低能源投入產品的成本,從而增加消費者和企業的可支配收入。此外,油價下跌還有利于通脹率的回落,目前的通脹率已遠遠低于2011的危險水平。
對于希望繼續放寬貨幣政策和緩解財政狀況的各國央行來說,這等于給未來進一步印鈔和降息打開了綠燈。9日中國公布6月通脹率跌至29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2.2%,從而解釋了上周中國央行在一個月內第二次降息的行為。而全球范圍內的情況也是如此。2012年5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國家的年度通脹率放緩至2.1%,為2011年1月以來最低,其原因均為原油和食品價格的下降。
此外,由于大量地下
頁巖氣儲備被開發,美國燃氣價格較世界其他地方大幅下滑。如果其他地區也有類似規模的儲量被開采,則可能帶來長期的利好影響。對神經緊繃的全球經濟來說,較低的能源價格可能確實是一條救生索,雖然其僅是一個孤立的正面因素,且遠稱不上穩定。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