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歐盟禁止對運輸伊朗原油的貨輪提供保險的法令將生效,由于全球超過90%的油輪依賴歐盟境內的保險,相關油輪的石油
泄漏和船體損傷將無人承保,船東和進口商無法承擔意外可能導致的數十億美元的賠償風險,伊朗原油出口將因此受阻。亞洲原油進口國正尋求應對措施,該禁令也將對國際原油供應和
油價走勢產生影響。
一、原油進口國擬提供主權擔保
近幾個月,主要進口國游說歐盟,希望放寬或延期對伊朗的制裁,但歐盟態度堅決,其能源理事Guenther上周表示:“我們于7月1日開始石油禁令的立場堅定。”中、日、韓、印度等伊朗原油主要進口國轉而尋求其他解決方案。日本占伊朗出口量的約1/5,日本有望于6月底通過一項前所未有的由政府對相關油輪擔保的法令,以滿足油輪保險需要。早些時候,中國船東協會也曾游說政府部門對相關貨輪提供主權擔保,目前尚無進一步的消息,但外界推測中伊已達成協議,中國進口商可以優惠價進口更多伊朗原油。印度業界稱保險問題將使國有煉化廠被迫停止進口,6月中旬,印度官員稱正努力尋求解決方法,此外,印度船運公司4月時曾表示,將大幅降低保額,冒險運輸伊朗原油。韓國也在尋求解決途徑。
二、伊朗船運公司稱可提供運輸
伊朗國家油輪公司(NITC)向客戶承諾,能夠維持船貨擁有10億美元繼續運送,主要由私營的Kish保賠協會(Kish P&I)承保。根據NITC網站資料,動用其所有39艘船,理論上最高可運輸6200萬桶石油,假設向中國運輸來往需35天,則日運輸量接近180萬桶,已超過伊朗當前出口量。但經紀商指出,其25艘超級油輪中的3/4可能已用做剩余產量的海上儲存工具,而小型船不適合于長距離運輸。因此,只動用NITC船只,將難以維持當前出口量。
三、對原油供應的影響
西方對伊制裁由來已久,此前,美國的金融制裁使進口商無法以美元支付原油貨款,導致亞洲進口國削減了超過1/10的原油進口。保險禁令將全面威脅伊朗原油出口,甚至面臨完全中斷。花旗集團估算,伊朗原油5月份日出口降低了20萬桶,下半年出口可能維持在125萬桶/日的水平,僅是2011年日出口量的一半。另據多位分析師預測的平均數,伊原油7月份出口將再減少21.6萬桶,此后基本穩定,相當于伊朗日出口量減少總計約150萬桶。考慮到6月14日
歐佩克會議維持產量配額3000萬桶/日不變,以及夏季原油需求回升,市場供求將偏緊。
但另一方面,
歐債危機減少了市場需求;沙特產量近期創出新高;北美產量增加使該地區原油供過于求。這些因素將抵消伊朗100萬桶的日出口減少量。此外,八國集團已明確如石油供應受到威脅,將及時釋放應急儲備。而隨著時間推移,相關進口國將找出保險應對措施,伊朗出口也將逐步恢復。
四、對油價走勢影響的看法
2012年初,因擔心伊朗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油價大幅上升,
布倫特原油達到128美元高點。目前,隨著對伊保險禁令即將生效,對油價也將產生影響。巴克萊銀行警告,伊朗原油出口大幅下降,且夏季需求上升將使油價“顯著上升”。但也有不同看法,荷蘭銀行能源經濟學家Hans表示:“我們認為目前的油價已反映了伊朗出口減少的大部分影響,7月開始的保險禁令對價格的影響很有限。”此外,有觀點認為,伊朗核問題談判前景暗淡、敘利亞局勢不穩定等因素對油價的影響被低估,巴克萊分析師Helima稱:“市場遠比預想的不穩定。”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