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
原油期貨連日下行,已經連續5周陰跌。5月至今,原油跌幅逾16%,從100美元高位跌落至87美元附近。如此兇猛的跌勢,令市場嘆為觀止。專家認為,短期內原油還會延續震蕩調整,但不太可能出現如2008年般大單邊回調的行情。
國際原油近期暴跌
在地緣政治因素推動下,今年3月1日,WTI
油價盤中一度觸及110.55美元,這也是年內最高點,雖然隨后兩個月內WTI油價在100-110美元區間經歷了一定的掙扎,但是5月4日的大陰線不僅讓WTI油價跌破100美元關口,而且順勢啟動一波單邊大幅下挫行情。
繼周三原油重挫3.41%之后,昨日原油依然維持弱勢震蕩,目前在近七個月的低位運行。截至發稿,原油報價88.07美元。
對于原油的大跌,倍特期貨分析師李林峰認為,近期原油供需基本面有所改變,美國原
油庫存不斷創新高,表明需求疲軟。美國經濟復蘇緩慢,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以及歐洲債務危機讓市場對未來原油的需求前景感到暗淡。
永安期貨分析師鄭若金表示,近期美國評級機構下調歐元區一些國家主權債務評級以及銀行業等級成為此次油價下跌的推手,而油價持續下跌也是符合當前奧巴馬政府的利益。與此同時,美國原油商業庫存和庫欣庫存不斷創新高,沙特等產油國增產等也是打壓
國際油價的因素,而沙特增產同樣暗示美國對高油價的態度。
近期CFTC公布的基金持倉數據顯示,基金多頭繼續減倉;空頭持續增倉,這表明基金在下跌行情啟動之際便積極做空國際油價。
專家稱單邊大跌概率較低
對于后市,專家認為,由于實體經濟恢復緩慢與金融環境流動性改善的沖突,
原油走勢進入震蕩格局。中間伴隨
歐債危機的影響,可能階段性產生一些調整行情,但發生單邊大跌行情的概率較低。
中國國際期貨能源總監劉亞琴向記者表示,“原油金融危機過后的中期走勢已由牛市格局進入大震蕩格局,但演化至2008年的單邊下跌行情幾率較小。”
劉亞琴稱,目前觀測到的市場特征與2008年有幾點差異:首先,期現結構不一致。2008年期貨大幅度升水,今年大多數時間期貨平水或貼水。其次,合約差價不一致。2008年月間價差達到2美元之大,今年穩定在0.2-0.3美元/桶,這一標準是2000年來的常規值。另外,貨幣環境不一致。2008年流動性趨緊,2012年政策指向貨幣流動性趨寬松。
鄭若金認為,后市國際油價下跌幅度并不大。首先,歐洲債務危機進一步惡化概率不大,希臘退出歐元區概率也不大。因為如果希臘決定退出歐元區,那么希臘全國民眾將會在退出之前到銀行提取歐元存款,屆時希臘銀行會面臨擠兌風險。此外,在退出之后希臘只能啟用本國貨幣,但是鑒于當前希臘債務纏身、失業率居高不下,以及經濟低迷不振,希臘本國貨幣勢必會大幅貶值,惡性通貨膨脹將導致希臘社會動蕩,這對任何執政黨來說都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未來全球原油市場供需格局將會發生一些轉變。如果其他產油國以提高產量來彌補由伊朗禁運引發的缺口,那么全球剩余產能將大幅減少,全球原油供應彈性會縮小,這反而會引發市場對石油供應的擔憂。與此同時,由于全球煉油廠陸續完成檢修,且夏季石油產品的季節性需求加大,隨著全球煉油廠提高開工率,預計全球石油供應或將由寬松轉變為偏緊。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