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在國內外任何資本市場實現整體上市的國內第四大石油企業——
延長石油,正在試圖化整為零,譬如通過重組中聯能源曲線上市。
延長石油對中聯能源進行重組后,其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張愷顒等高管已悉數進駐并出任執行董事,中聯能源更名為“延長石油國際有限公司”。
借殼中聯能源之舉,預示此前傳聞已久的延長石油借延長化建(600248.SH)謀求整體上市的計劃或發生深刻變化。而挺進國際市場找油帶來的巨大融資需求,或導致延長系未來將扮演資本市場“抽水機”的角色。
借殼H股
延長石油擁有的兩家上市公司中,延長化建為偏向石化產業建筑企業,而中聯能源有望成為延長石油藉此走出去的國際業務平臺公司。
4月初,香港上市公司中聯能源公告稱,公司名稱將由“中聯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更改為“延長石油國際有限公司”。延長石油將運用中聯能源作為國際業務發展平臺優勢,發揮香港資本市場作用,為本集團在國際油氣資源的業務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同時,中聯能源董事會展開“大換血”——原班人馬卓澤凡等4位高管辭任執行董事職務,而來自延長石油的副總經理張愷顒、銷售公司總經理及黨委書記楊杰、財務中心證券部經理惠波等人成為中聯能源的新任執行董事。
新的領導班子中,張愷顒獲任為中聯能源的董事會主席。資料顯示,張愷顒還擔任延長石油子公司延長化建董事長。
“重組中聯能源董事會和對公司名稱進行改動,預計延長石油國際板塊業務后期將通過中聯能源實現H股上市。”卓創資訊資深分析師劉峰向記者表示,延長石油后期將加速擴展國際業務。
2010年1月,延長石油曾收購了中聯能源14.51%的股份,變身中聯能源的第二大股東。2011年5月,中聯能源宣布,與延長石油簽訂購股權協議,將按每股購股權股份0.716元行使價授出10億份購股權予延長石油(港股購股權相當于A股的定向增發),占擴大后股本約13.66%,延長石油成為中聯能源大股東。
今年4月份,延長石油對中聯能源進行了6次增持,增持價格在0.61港元至0.65港元。截止到4月13日,延長石油共持有中聯能源20.01億股股份,持股比例上升至29.23%。
目前,中國石油(601857.SH、0857.HK)、中國石化(600028.SH、)、
中海油服(601808.SH、)這3家石油企業都已經在A股和H股實現了上市。作為中國的第四大石油企業,延長石油的子公司延長化建則在2008年底通過重組?鄢ST秦豐登陸A股市場,但在香港等國際資本市場并無建樹。
一位長期關注延長化建的陜西業內人士稱,中聯能源目前的主要業務是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從事石油、天然氣的勘探開采和運營以及河南省
成品油批發零售,是目前同時擁有馬達加斯加兩個陸上油田的香港上市公司,所以預計更名后的“延長石油國際有限公司”將成為延長石油并購海外資源的平臺。
延長石油擁有的兩家上市公司中,延長化建為一家偏向于石化產業的建筑企業,而中聯能源有望成為延長石油藉此走出去的國際業務平臺公司。同時,延長石油手中仍有大把優質資源亟待借助資本市場融資。
布局全球能源市場
公司目前的海外資源項目主要是馬達加斯加、泰國和吉爾吉斯斯坦這3個國家,另外還有一些項目正在談判中,但存在對方要價高、延長石油資金到位難等阻礙。
借殼H股背后,是延長石油布局全球能源資源市場的更大愿景。
3月22日,國家發改委通知稱,延長石油申請的境外設立延長-KKR全球資源基金項目獲得批準。
“這是我國批復的第一個由省屬企業境外設立的投資基金項目,為企業海外優質資源開辟了新渠道。”陜西省發改委外資處官員吳進武向記者表示。
據陜西省發改委一位內部人士介紹,該基金設立于開曼群島,目前的初始規模為5億美元。延長石油為基金的有限合伙人,美國私募巨頭Kohlberg Kravis Roberts &Co. L.P。(簡稱“KKR”)為該基金的普通合伙人。
延長集團董事會秘書、黨委工作部部長李應強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設立該基金是為了投資海外的石油、礦產相關領域的資源項目。基金的資金來源主要是延長石油的自有資金,后期該基金所投資的項目也由延長石油進行自主決策。
延長石油資源與
勘探開發部的一位內部人士透露,公司目前的海外資源項目主要是馬達加斯加、泰國和吉爾吉斯斯坦這3個國家,另外還有一些項目正在談判中,但由于對方要價高、延長石油資金到位難等原因,暫時均無法向外透露項目進展。
本報記者獨家獲得的一份資料顯示:2012年2月,位于北美的威利斯頓盆地油氣田資產的管理人已向延長石油拋出“橄欖枝”,希望延長石油對其進行股權收購,項目總資產價值約4億美元。據加拿大獨立第三方機構評估,這塊油田日產輕質油3000桶,探明及控制儲量為1900萬桶,剩余壽命還有14年。據了解,該項目雙方仍在談判。
資金短缺
政府指令與資本市場乏善可陳的雙重窘局,直接導致收購油田的資金鏈高度緊繃。
雖然延長石油布局全球能源資源市場的意圖明顯,但資金短缺卻是其面臨的重大難題。
延長石油是陜西省政府全資擁有的石油企業。2011年,其實現銷售收入1236億元,同比增長21.09%,實現利稅費總額553億元,同比增長20.74%。其中,實現稅費415億元、同比凈增57億元,實現利潤138億元、同比凈增38億元。
但就延長化建來看,上市3年多來,無論在增資擴股,還是定向增發方面,都乏善可陳。這一窘局導致夢想沖擊世界企業500強的延長石油,在資金運作方面難言輕松。
“延長石油近年來配合陜西省政府啟動了廉租房建設等一系列非主業的產業布局,這亦導致其資本實力捉襟見肘。”延長石油一位內部人士指出,政府指令與資本市場乏善可陳的雙重窘局,都直接導致延長石油收購油田的資金鏈高度緊繃。
“錢少是最大的窘局,借勢融資則是最大希望。”前述延長石油資源與勘探開發部內部人士亦稱,相對于“三桶油”直接出資購買已出油地塊的大手筆,囊中羞澀的延長石油眼下更希冀早日完成資本市場布局,為加速走出去奠定資本基礎。
前述不具名人士稱,如果想保持陜西省政府要求年度增速20%的目標,延長石油眼下存在接近10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缺口。該人士判斷,無論借殼中聯能源讓國際業務板塊走出去,抑或仍然鎖定延長化建謀求更多資產上市融資,延長石油未來在資本市場都將扮演“抽水機”的角色。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