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菲南海軍演瞄準油氣田
4月底,西太平洋海域被兩場大型軍演占據。中俄黃海聯合軍演在22日拉開帷幕時,美國和菲律賓正聯合其他7個國家,在南海巴拉望海域高調練兵。雖然美菲聯合演習每年都搞,但今年的演習卻透著很多異樣。首先,地點從菲律賓南部地區轉移到離南海不遠的巴拉望島;其次,美國的亞太盟國悉數加入,“肩并肩”首次變成了“手拉手”;第三,參演規模創下歷史之最,美軍士兵4500名,菲律賓士兵2300名。
分析人士認為,美菲刻意選在南海附近舉行軍演,是為逼迫中國在領土問題上退讓,阻擋中國解決南海問題的步伐。更值得關注的是,美國正在大規模動員盟國介入南海,使南海成為美國撬動亞太地緣政治的一個支點。
嚇阻中國開發南海
美菲“肩并肩”聯合軍事演習16日在馬尼拉開始舉行。據雙方參演部隊的指揮官介紹,軍演分為三部分:在馬尼拉的指揮所演習、在呂宋島新怡詩夏省的實戰演習,以及在巴拉望島的兩棲作戰演習。演習旨在加強兩國在應對恐怖主義、海盜、走私及自然災害等方面的合作。
法新社報道說,過去演習主要在菲律賓南部進行,針對的是活躍在當地的反政府武裝以及與“基地”組織有染的東南亞“伊斯蘭團”,但今年卻選在靠近南海爭議區的巴拉望島,主要意圖是“向中國展示軍事力量”,“威懾中國不要在南海輕舉妄動”。
根據菲律賓軍方向媒體公布的日程,21日和24日,菲美兩軍將在呂宋島上的新怡詩夏省舉行傷亡人員疏散演練、實彈訓練、模擬戰斗演練等演習科目。22日和25日,菲美兩軍將先后在巴拉望舉行“小艇登陸突擊演習”和“兩棲登陸突擊演習”。27日,軍演正式結束。本次聯合軍演發言人之一、菲軍少校加西亞特別強調,今年的演習將包括保衛及奪回石油
鉆井平臺等科目,即如果遇到恐怖分子襲擊,菲律賓部隊如何在美方的支持下重新奪回這些石油鉆井平臺。“我方軍隊要確保馬蘭帕亞油氣田的安全。”
馬蘭帕亞油氣田位于巴拉望以西的南海,儲量約為1.5億桶。由于該油氣田位于中國傳統海疆線上,菲律賓對它的開發一直備受爭議。有分析認為,所謂“恐怖分子襲擊”,不過是菲律賓爭奪南海油氣資源的一個借口。實際上,菲國內殘存的一小撮恐怖分子,不但人數少,力量弱,且集中在南部地區,對馬蘭帕亞油氣田構不成太大威脅。菲律賓是想借美國給自己壯膽,阻止中國開發南海資源。
為新基地選址探路?
除了軍事演練外,菲美兩國軍方在介紹演習內容時,還特別突出了其中的援助項目。據菲律賓媒體報道,菲美兩國的武裝部隊正在幫巴拉望省的居民修建學校、挖水井,并為當地提供醫療服務。“這些援助將使巴拉望省的居民大為受益。”《菲律賓星報》說。
但有些菲律賓人不這樣看。菲律賓某漁業聯盟的主席薩爾瓦多·弗朗斯說,菲美兩國想利用軍演給美國的新基地選址。“巴拉望富含油氣資源,又是絕佳的度假勝地,美國人早就想在這里駐軍了,他們想利用軍演熟悉當地的環境。”薩爾瓦多還說:“巴拉望靠近南海爭議區,美國在這里建基地,不僅可以阻撓中國對領土的要求,而且可以顯示美國在亞太的軍事存在。”
此前有報道稱,美菲兩國正在就駐沖繩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以輪換方式移師部署至菲律賓的計劃進行磋商,菲律賓的巴拉望島和呂宋島是兩大候選地。有關專家表示,如果美軍借南海問題重返菲律賓的話,對中國將構成嚴重的戰略威脅。一來,美國介入南海問題的政治籌碼變多了;二來,美軍獲得了向南海和東南亞增兵的便捷通道,并有可能強化對中國的抵近偵察能力。
以點帶面遏制中國
今年的“肩并肩”聯合軍事演習,首次囊括了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加坡、越南等7個亞洲國家,他們將派出觀察員,參加其中的人道主義救援與災害響應演習環節。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把這些盟友拉進來,意在制造南海問題的“溢出效應”,形成以南海為支點、帶動其他地區問題的連環扣,全盤遏制中國的崛起。
近些年,南海問題出現國際化的趨勢。南海爭議與釣魚島問題、漁民出海作業、海外能源通道等中國的重大戰略利益問題緊密相關。一些與南海無關的國家都想“渾水摸魚”,撈取自己的戰略利益。比如,日本就通過加強與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的合作,在釣魚島問題上向中國施壓;韓國介入南海問題,是為了在漁民捕撈問題上博取籌碼。由此可見,美國把這些國家都拉來練兵,一是營造南海問題國際化的假象,二是唆使盟國給中國制造更多的麻煩。
有專家表示,美國大規模動員盟國介入南海,是維持美國在亞太絕對優勢的一種軍事準備。年初,美國國防部發布了《聯合作戰介入概念》。文件強調,在面臨大量潛在對手“武力拒止”的情況下,美國要完成“介入作戰”。為此,美國的聯合部隊將試圖在沖突爆發前,通過各種安全和參與行動創造有利的態勢,這些措施包括參與多國演習、簽署介入和保障協議、建立和完善海外基地等。而外界普遍認為,所謂“介入作戰”,目的是制約中國軍力發展的速度和手段,維持美國在西太平洋的主導地位。
南海對峙處下風菲再打“國際牌”
當地時間4月16日,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的“埃德賽”號抵達南海黃巖島水域,替換與中國兩艘海監船對峙一周的“邦板牙”號搜索與救援船。雖然已經處于下風,但菲律賓仍在盡一切努力顯示自己的強硬。不僅如此,嘴上說希望“和平解決”的菲律賓,反而計劃升級對抗。
菲律賓外交部長羅薩里奧17日表示,將尋求通過“國際仲裁”的方式解決中菲對峙事件。“我們希望表明,國際法律將是最大的平衡器。”菲律賓外交部發言人勞爾·埃爾南德斯則表示,東盟應當在解決南海爭議問題上發揮“主導作用”。“我們希望東盟能夠召開針對南海問題的內部會議,便于有關國家坐在一起進行討論,從而制定出一個符合規則的解決機制。”
分析人士認為,推動南海爭端國際化,是菲律賓的一貫伎倆。在本月初召開的東盟峰會上,菲方攪和南海問題的企圖沒能得逞,于是從黃巖島事件中看到了新的機會。事實上,雖然對峙過程中菲律賓處于下風,但這或許正是菲方的算計,即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弱者”,好讓外部勢力介入南海變得“順理成章”。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