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災后重啟石油產品出口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2-04-11 來源:國際石油網 關注度:0]
摘要:
據報道,從4月開始,日本各大煉油企業重啟石油產品對外出口。隨著在去年311大地震中受損的石油精煉設備重新投入使用,柴油等開始出現供應有余的局面,為防止國內供應過剩,擴大受益,各大企業紛紛重啟出口。據各企業反饋數據顯示,每月出口石油制品...
據報道,從4月開始,日本各大煉油企業重啟石油產品對外出口。隨著在去年311大地震中受損的石油精煉設備重新投入使用,柴油等開始出現供應有余的局面,為防止國內供應過剩,擴大受益,各大企業紛紛重啟出口。據各企業反饋數據顯示,每月出口石油制品15億升,金額在1000億日元左右,已恢復災前的水平。
COSMO石油計劃2012年度出口石油產品22億升,是上一年度的2倍,達到歷史最大量。由于在311地震中受損的千葉煉油廠(占該公司煉油能力的40%)今年3月重新啟動,柴油、航空燃油等供應出現富余,除了向東南亞出口外,該公司還計劃與澳大利亞、智利的石油公司簽訂半年至1年的合同,分別出口10億升、3至4億升石油產品。
JX日礦日石能源公司計劃4月面向亞洲出口煤油、柴油、汽油、重油6.2億升,占生產總量的9%,是年初出口水平的4倍。3月上旬,該公司位于仙臺8個煉油廠重新啟動,因此產量大增。
出光新產公司計劃4至6月出口量為7億升,是前年的2倍。該公司雖沒有煉油廠在311地震中受損,但去年為優先滿足國內需求,一直采取限制出口的措施。考慮到今年內需減弱,該公司重新考慮出口,并制訂了占總生產量11%的出口計劃。
目前,東南亞國家石油產品價格競爭激烈,眼下出口石油產品的收益率低于日本國內,但考慮到該地區中長期需求進一步增加,日本國內需求可能減少至目前的80%,日本各大石油企業為保證煉油廠開工率,仍把東南亞作為重點出口地區。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