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半球的3種
非常規油氣資源正合力改變全球石油的平衡局面;整個美洲地區油氣資源相對自給自足,將給世界地緣政治帶來深遠影響;雖然石油公司涉足
新能源領域,但它們的經營中心仍是最擅長的油氣業務……就油氣工業的未來,美國《石油情報周刊》日前刊登了全球石油產業權威專家丹尼爾·耶金的觀點。
非常規資源革命推動世界能源發展
丹尼爾·耶金認為,即使在世界能源總量保持增長的情況下,石油和天然氣在世界能源市場中的比重情況很可能持續到2030年,其主要推動力是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以及非常規資源(主要是
頁巖氣和致密油)的革命。這一革命將是世界性的。
西半球的3種非常規油氣資源正合力改變全球石油的平衡局面。其中兩種資源——美國的致密油和巴西的鹽下資源,直至6年前都沒有在技術上實現突破。第三種資源——加拿大
油砂,展示出了持續的技術進步。致密油和油砂的日產量到2020年將達到300萬桶。如果巴西鹽下油氣資源開發計劃進展順利,其石油日產量將為450萬~500萬桶。與此同時,美國的石油需求在兩年前就一度達到峰值。所有這些都意味著,從東半球向西半球的石油出口將出現實質性下降,中東和其他地區的石油將逐漸改變流向,輸入不斷發展的亞洲市場。
多年來,頁巖氣有著另一個名字——不具經濟價值的天然氣。想從頁巖中獲得商業性的氣流被認為是不可能的。直到2003年,喬治·P·米切爾的公司同戴文公司合并,
水平井技術和水力
壓裂技術實現集成,頁巖氣開發的難題才最終被破解。而此時行業內仍普遍認為,美國的天然氣產量在下降并將進口大量液化天然氣。轉機出現在2008年,當年美國天然氣的產量不降反升,令各大石油巨頭震驚。接下來,人們開始嘗試把在天然氣領域取得的技術成果用于石油領域。
丹尼爾·耶金表示,顯然,石油行業不得不對非常規領域大規模的投資下長期賭注,但關鍵是要形成一種探究機制,來盡早認識和預測這些新變革。
全球油氣供需與地緣政治相互影響
整個美洲地區油氣資源相對自給自足可能將給世界地緣政治帶來深遠影響。在談到美國對于中東地區石油依賴的減弱會如何改變美國同沙特及其他海灣國家的關系時,丹尼爾·耶金認為,美國同沙特之間的安保同盟關系將持續很長時間。在短期甚至是較長一段時期內,雙方貿易模式的改變不會影響到這一關系。而隨著時間推移,中東向亞洲市場的逐漸轉向將會對地緣政治帶來影響。
他認為,中國將成為海灣國家最大的石油客戶,而且也將在該地區擔當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與此同時,
巴西石油工業的發展將進一步鞏固其在拉美的領導者地位,而且10年后,該國石油產量將達到委內瑞拉的兩倍。算上該國乙醇產量,巴西將成為一個能源強國。美巴兩國之間的能源關系在戰略上將具有更加重要的意義。相比而言,長期以來被視為地區主要產油國的委內瑞拉的重要性將相對減弱。
目前,石油市場供應緊張,而且地緣政治緊張程度正在加劇。在這兩者的共同作用下,任何干擾在市場上都會立即有所反應。對于海灣國家來說,情況尤其如此,所有的風險因素都會在
油價上有所反應,未來的幾個月更是十分關鍵。
國際石油公司未來發展方向
在談到石油公司未來是否會在新能源領域尋求改變時,丹尼爾·耶金說,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正是石油產業催生了太陽能
光伏產業。如今,生物燃料領域對石油公司來說至關重要。
在談到石油在交通業的統治地位是否會發生變化時,丹尼爾·耶金表示,有關電動汽車的未來還有很多尚待論證,這個問題至少需要5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變得清晰。生物燃料意味著生物目前成為了能源業務的一部分,生物科學家正把生物學應用到能源問題中。許多聰明的想法正聚焦于如何在保證食物供應的前提下,制造出新一代的生物燃料。目前業界普遍認為,這比預計得要困難,并且需要更多時間。
不過,雖然石油公司涉足新能源領域,但它們的經營中心仍是最擅長的油氣業務,大部分投資也都集中在油氣業務。可再生能源業務規模仍然很小,而且通常是在企業家精神驅動下進行的。
丹尼爾·耶金認為,中國、巴西、俄羅斯和其他新興市場的石油公司看起來比國際石油公司顯示出更多的活力。中國的石油公司獨具特色。俄羅斯的石油公司規模都很龐大,是大型或超大型的。俄羅斯的石油公司中,有一些開展國際業務,但絕大部分還是將精力投在俄羅斯國內的巨大資源上。在巴西,考慮到鹽下資源的機會和規模,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目標正轉回國內,不僅努力開發海上資源,而且在圍繞海上資源的開發創建一個更大的經濟和產業生態系統。巴西國家石油公司也被認為是深水領域最具實力的公司之一。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