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油價適當調整有利保障供應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2-02-09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關注度:0]
摘要:
國家發改委:油價適當調整有利保障供應
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經提出了成品油價格改革完善方案,將主要圍繞縮短調價周期、加快調價頻率,改進成品油調價操作方式,以及調整掛靠油種等方面內容,進一步完善現行成品油價格...

國家發改委:油價適當調整有利保障供應
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經提出了成品油價格改革完善方案,將主要圍繞縮短調價周期、加快調價頻率,改進成品油調價操作方式,以及調整掛靠油種等方面內容,進一步完善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7日晚間宣布,自2月8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提高300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提高0.22元和0.26元。這是今年我國首次調整成品油價格。
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由于
歐債危機有所緩解,加之中東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今年以來國際市場油價持續震蕩攀升。2月2日,與國內油價掛鉤的國際市場三種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比去年10月9日降價時上漲超過4%,達到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的邊界條件。但考慮到元宵節即將來臨,因此適當推遲了調價時間。
這位負責人表示,按機制適當上調國內成品油價格,有利于調動煉油企業生產積極性,保障國內市場供應,同時有利于合理引導社會消費,促進節能減排。
2011年我國曾三次調整成品油價格,分別于2月和4月兩次上調,并于10月下調汽、柴油零售價格。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2011年國際市場油價總水平大幅上漲,按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規定,2011年國內汽、柴油價格實際漲幅應為20%左右,每噸約需上調1500元。但考慮到價格總水平面臨較大上漲壓力等多方面因素后,在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時,采取了進一步壓縮提價幅度、推遲提價時間等方式盡量減輕對下游行業的影響。
“目前國內成品油價格對應的國際市場
原油價格為每桶92美元左右,相當于成品油價格每噸調控了1000多元。”這位負責人表示。據介紹,目前成品油價格調控對企業的影響,主要通過石油企業內部上下游利益調節機制進行疏導和消化。但價格長期不到位也同時導致煉油企業巨額虧損,特別是地方煉油企業無法通過上游補下游的方式緩解虧損壓力。
同時,此次成品油調價后,為保證市場物價基本穩定,防止連鎖漲價,對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鐵路客運、城市公交、農村道路客運價格不作調整。同時,國家將按照2006年石油價格綜合配套改革時建立的對種糧農民等部分困難群體和公益性行業補貼機制,繼續對種糧農民(含遠洋漁業)、林業、城市公交、農村道路客運給予補貼,對出租車行業給予臨時補貼。
據悉,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經提出了成品油價格改革完善方案,將主要圍繞縮短調價周期、加快調價頻率,改進成品油調價操作方式,以及調整掛靠油種等方面內容,進一步完善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這位負責人表示,無論從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保障國內成品油市場供應的角度,還是從運用價格杠桿促進石油資源節約的角度,都需要堅定不移地推進成品油價格改革,理順成品油價格。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