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石油禁運漸成現實 國際油價持續飆升
[加入收藏][字號:大 中 小]
[時間:2012-01-06 來源:國際石油網 關注度:0]
摘要:
盡管歐元區國家的債務危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是在伊朗石油被禁運漸成現實的背景下,國際油價依然居高不下,更是連創新高,站到103美元桶上方。
訪問里斯本的法國外長朱佩4日召開記者會,就歐盟各國原則上已達成共識的禁運伊朗石油措施表...
盡管歐元區國家的債務危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是在
伊朗石油被禁運漸成現實的背景下,國際
油價依然居高不下,更是連創新高,站到103美元/桶上方。
訪問里斯本的法國外長朱佩4日召開記者會,就歐盟各國原則上已達成共識的禁運伊朗石油措施表示,預計1月30日的歐盟外長理事會將就包括實施時間在內的具體內容做出正式決定。美國此前已通過法案,對從伊朗進口石油的國家的金融機構實施制裁。
朱佩表示,目前歐盟27國正在加緊討論,預計會朝著加強制裁的方向發展。歐盟有多個成員國從伊朗進口石油,一旦禁運則必須采取替代措施。目前替代方案已成形,預計可在1月底達成協議。去年12月初的歐盟外長會議曾討論過禁運伊朗石油,由于希臘、西班牙等國持反對意見,當時未能達成一致。希臘、西班牙等國的立場最近發生了轉變,表示會同其他歐盟成員國一道支持禁運令。
歐盟禁止進口伊朗生產的石油是西方國家協同施壓行動的一部分,旨在迫使伊朗放棄其核計劃。許多西方國家的政府擔心,這一計劃最終可能導致伊朗造出原子彈。伊朗方面已多次表示,其目的是和平利用核能。相關歐洲外交官表示,歐洲正在討論的制裁措施還包括禁止向伊朗出口與石油相關的技術,以及實施更多阻止伊朗石油通過航運輸出的措施。
此前,美國已針對伊朗實施新的制裁,勒令金融機構不得在美國的金融系統中與伊朗央行合作,這實際上相當于切斷了伊朗通過出售石油獲得資金的主要線路。昨日,美國敦促伊朗石油主要進口國大幅削減進口規模,但根據新的制裁法案,可能也會在許多國家找到替代供應源之前予以通融。
盡管伊朗表示有辦法對付歐盟石油禁運,但是市場擔憂情緒不斷上升。4日,美國紐約
原油期貨收盤價格103.22美元/桶,創下了2011年5月以來的新高。而這還處于國際經濟形勢在衰退演變,
歐債危機不斷深化的宏觀背景下取得的。
油品分析師申濤認為,2012年
國際油價將至少推高至150美元/桶上方。據其測算,2011年2月到4月國際原油在利比亞動亂的攪動下出現近30美元/桶的漲幅,而利比亞原油供應僅占全球供應的0.5%左右,但是伊朗的原油供應占到全球供應的4%以上,相當于中國1/3的需求量,假如伊朗問題惡化,必將推高油價,也必將攪動中國經濟正常發展。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