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報道稱,荷蘭一家航空公司打算從青島福瑞斯生物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進口地溝油,并用于航空燃料。記者經采訪了解到,國內的地溝油和國外廢棄油脂并不一樣,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由于成本高、轉化技術難度大且存在風險,國產地溝油用于航油不太現實。
荷蘭航空收購地溝油
近日有消息稱,荷蘭航空公司近日委派商務代表赴青島福瑞斯生物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并從該企業帶走了20噸地溝油回去試飛,一旦實驗成功,將每年從中國采購12萬噸地溝油。“確有此事。”青島福瑞斯方面相關負責人表示,荷蘭這家公司與他們已經接觸過多次,雙方對合作一事都很有興趣。經過檢測,荷蘭航空公司代表對福瑞斯提供的地溝油也比較滿意。“由于尚處于實驗試飛階段,最終什么結果還不好說,所以外界關心的地溝油銷售價格也還沒有確定,一切要等正式合作后才能定”。
據該人士介紹,青島福瑞斯生物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1月,位于青島市萊西姜山工業園內,注冊資金1000萬元,生物柴油項目總投資1.2億元。該企業主要以地溝油和廢棄動植物油脂為原料生產生物柴油,目前預計年產量為10萬噸。
據悉,一旦合作成功,荷蘭航空在青島福瑞斯的意向采購量為每年12萬噸。
國產地溝油不適用航油
地溝油用于航油在國外其實并不新鮮。據了解,早在今年6月,荷蘭皇家航空一架波音737飛機曾搭乘171名乘客,從阿姆斯特丹飛往巴黎,成為全球第一家用地溝油提煉的航空燃油做燃料的航空公司。
荷蘭航空使用的地溝油和國內的地溝油一樣嗎?成立于1999年,作為濟南目前唯一在工商局注冊從事餐飲廢油脂回收、加工的企業,濟南環科資源利用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國產地溝油和國外的廢棄油脂完全是兩碼事。
該人士表示,國產地溝油既有各種植物油也有動物油,雜質非常多,而荷蘭等國使用的只是黃油和橄欖油的廢棄油脂,嚴格說起來不屬于地溝油,“國外也不允許企業隨意排放廢棄油脂,他們通常采取剝離的方法,然后直接做生物燃料”。
采訪中,該企業負責人和山東省科學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長張曉東均表示,由于雜質多、油脂的凝固點比較高,而航空煤油要求凝固點至少要達到零下40℃,所以國產地溝油是不適合用于航空的。張曉東表示,僅把國內的地溝油加工成生物柴油每噸就需要2000余元,而把生物柴油轉化成航油的技術難度更大,成本更高。“而國外的廢棄油脂直接轉化成航油難度和成本都要小得多”。
回收加工后或再返銷國內
據介紹,荷蘭航空公司采用的是50%地溝油燃料與50%化石燃料進行混合使用,但地溝油的采購價并不便宜。據青島福瑞斯相關人士介紹,他們企業收購地溝油的成本在每噸4000元左右,賣給荷蘭公司的價錢肯定要比收購價貴不少。
“他們主要是為了完成減排指標。”據稱,根據歐盟要求,航空公司必須在今年之前減少3%的二氧化碳排放,而地溝油提煉的生物燃料可以實現這個目標。“相比因不達標被重罰,花點錢買地溝油是合算的”。
對于這個說法,濟南環科資源利用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并不認同。“我們已經拒絕了不少國外企業。”該人士表示,去年以來,包括泰國、馬來西亞、荷蘭等國的企業代表曾找到他要求合作,其中既有稱把地溝油用于航空飛行的,也有稱用于汽車動力的。
“我們知道由于油質不理想,合作不會成功,所以都拒絕了。”他說,很多代表都只是拿著國外企業的委托書來交涉,且均稱為了達到減排指標,但當他們提出想去國外企業現場考察時均被拒絕了。“我們懷疑他們的目的根本不是用于航空,萬一他們把地溝油拿回去加工后再返銷回國內就麻煩了。”根據他的經驗,這種情況非常普遍。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