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產業鏈從上游到下游,可以分為三類:
1、上游勘探生產業:主要是指對天然氣進行勘探、開采和凈化,根據需要有時也進一步進行壓縮或液化加工。我國的天然氣資源集中于
中石油、
中石化和
中海油三家。
2、中游運輸業:是將天然氣由加工廠或凈化廠送往下游分銷商經營的指定輸送點(一般為長距離輸送),包括通過長輸管網、
LNG 運輸船和CNG 運輸車等。我國的天然氣中游也呈現壟斷性,長輸管線中石油占壟斷地位,中石化、中海油和陜天然氣等公司擁有少部分或者區域性的長輸管道。
3、下游分銷行業:在通過中游輸運將上游天然氣輸送后,一部分直接供給了直供用戶,另外一部分銷售給城市燃氣分銷商,然后其通過自建的城市管網、運輸車等對城市內的最終用戶進行銷售。該市場市場化程度較高,主要由各城市燃氣公司運營。
目前,我國天然氣終端銷售價格由出廠價格、長輸管道的管輸價格和城市輸配價格三部分組成。
井口價格反映天然氣勘探、產能建設和開采成本,是天然氣的出廠價格;由政府實行指導價,定價機制按照企業申報,政府按成本加合理利潤,并兼顧用戶承受能力的原則確定,形成天然氣出廠基準價,供需雙方可在政府規定的基準價和浮動范圍內協商確定。
管輸價格則主要包括輸氣管線建設和運營成本,它形成了天然氣到達各城市的門站價格。由于管道運輸具有自然壟斷的特點,國家對管道運輸價格實行嚴格的政府定價,定價機制主要按照補償成本、合理盈利和有利于市場銷售,同時兼顧用戶承受能力的原則規定。
配氣價格包括天然氣到達各城市門站后,各級天然氣支線及配套設施建設和運營成本,并最終形成了用戶價格,由省級物價部門制定。
綜上所述,就目前國內天然氣定價現狀來看,從天然氣出廠(井口)定價、管道運輸定價及終端配氣系統定價,都是以國家和地方政府定價為主,市場調整為輔,定價機制均采取補償成本加合理利潤和兼顧用戶承受能力的原則確定。上游
勘探開發和中游管道運輸,均是在政府嚴格監管下確定價格,而下游終端配氣環節政府監管相對較弱,存在政策調整余地。
[
復制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