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進口天然氣多元化戰略見成效

[加入收藏][字號: ] [時間:2011-11-28  來源:新華網  關注度:0]
摘要: 我國進口天然氣多元化戰略見成效 11月23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與來訪的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共同簽署了《關于土庫曼斯坦向中國增供天然氣的協議》,根據協議,土庫曼斯坦通過中亞天然氣管道輸往中...




我國進口天然氣多元化戰略見成效

    11月23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與來訪的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共同簽署了《關于土庫曼斯坦向中國增供天然氣的協議》,根據協議,土庫曼斯坦通過中亞天然氣管道輸往中國的天然氣每年將增加250億立方米,年總量達到650億立方米。加上已經與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簽署的協議,我國通過天然氣管道從中亞三國進口的天然氣每年將達到800億立方米。24日,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經過中亞天然氣管道和西氣東輸二線的漫漫征途,終于抵達八千公里之外的珠三角,為那兒的工業和居民奉上了清潔和高效的能源。

    中亞緊抓中國這一潛力巨大的天然氣市場,實現其能源出口多元化的目的,來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中亞的戰略轉變已經對俄羅斯的能源戰略產生了影響。在土庫曼斯坦增加向中國供氣的協議簽署后,這種影響有望進一步增強。同時,隨著中國與中亞國家合作的深入和液化天然氣進口的增加,中國的天然氣進口多元化戰略已經有了明顯的成效。

    另一方面,不管是來自中亞的天然氣還是以后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它們最終要千里迢迢通過管道輸向中國,被中國的居民和工業所消費。然而,按照國際價格購買的高價進口天然氣與政府定價下的低價國產氣產生了突出的矛盾。中國石油表示,這種價格上的矛盾不利于我國天然氣的進口。業內專家也表示,包括天然氣在內的資源性產品價格必須要進行理順和改革。

    進口氣日益多元化中亞成重要來源供應緊張趨勢逐步緩解

    直到二十世紀末為止,我國天然氣工業發展一直相對緩慢,天然氣供應與消費在能源結構中占比微乎其微。隨著國家能源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和節能減排任務加重,作為清潔能源的天然氣越來越受到重視。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加大了天然氣資源開發和利用力度,天然氣產量由2001年的303億立方米增長到2010年的968億立方米,年均增長率達到13.5%;消費量由2001年的274億立方米增長到2010年的1090億立方米,年均增長率達到16.1%。

    按照計劃,天然氣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將從目前的4%提高至“十二五”末的8%。盡管如此,天然氣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的比例還是嚴重偏低,而這個數值的世界平均水平目前是24.1%,即使在亞洲也達到11.2%。

    另一方面,自2006年開始,我國天然氣消費量超過天然氣產量,出現持續的供不應求局面,供需缺口不斷擴大。可以預見的是,在發展低碳經濟和實現節能減排的政策指引下,天然氣需求在“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間將迎來快速增長期,年均增量可能超過200億立方米。而從“十一五”期間我國天然氣產量增長情況來看,年均增量基本在100億立方米之下,要滿足快速增長的需求,只能通過引進境外天然氣資源來解決。

    自2006年我國成為天然氣進口國以來,進口數量逐年增加,天然氣對外依存度不斷增大。2010年我國引進境外天然氣166億立方米,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超過10%。預計到“十二五”末,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將達到40%左右,到“十三五”末將達到50%左右。

    隨著我國天然氣進口比重的增大,供應渠道的安全性也就成為了必須要考慮的重要問題。為此,我國采取了天然氣進口多元化的戰略,投入巨資加緊構建東北、西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氣進口通道。這其中,通過西北通道引進中亞、俄羅斯等國的管道天然氣將是未來境外天然氣資源的重要來源。

    就在中俄“馬拉松式”的天然氣談判陷入僵局的情況下,我國與中亞三國的天然氣合作取得了突破,中亞尤其是土庫曼斯坦成為了我國重要的境外氣源,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我國天然氣需求增長,也為我國天然氣進口多元化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1月24日,我國已累計接輸土庫曼斯坦管道天然氣175億立方米,為我國同期天然氣進口總量的50%以上,在彌補國內產能不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同時,我國還不斷通過海上進口液化天然氣(LNG)。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最新統計,今年前10月,我國進口天然氣約合250億立方米,同比大幅增長86.5%,包括從中亞進口天然氣123億立方米,以及從也門、馬來西亞、卡塔爾、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等國進口的127億立方米的LNG。

    在我國不斷增加進口天然氣的同時,我國也在不斷挖掘自身資源的利用潛力,努力增加國內天然氣的儲量和產量,這將有效地緩解我國天然氣的供應緊張局勢,推動我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國土資源部11月24日發布的《全國油氣資源動態評價(2010)》顯示,我國天然氣可采資源量已達到32萬億方,比2003-2007年開展的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分別增長49%和45%。天然氣年探明地質儲量保持了“十五”以來高速增長態勢,20年可累計探明10萬億方以上,年均6000多億方。

    中國與中亞實現“合作共贏”成功經驗值得俄羅斯借鑒

    根據中國石油的預測,到2015年,每年800億立方米的中亞三國天然氣將會如數輸向中國,屆時我國天然氣體需求量將達到2600億立方米,中亞三國的天然氣進口量相當于我國消費量的30%左右。

    中亞成為了我國重要的境外氣源有著兩大有利因素的支撐:一方面,隨著我國天然氣需求的快速增長,我國迫切要求通過進口方式來滿足國內需求,而中亞地區油氣儲量豐富,從地緣政治角度考慮,中亞是我國較好的能源來源地;另一方面,我國出于能源安全考慮而實施的進口多元化戰略也與中亞國家正在謀求的出口多元化不謀而合。

    中國-中亞天然氣合作的快速發展,不僅是為中國打開了天然氣多元化進口渠道,也為中亞三國拓展出口渠道,減少對俄羅斯的依賴性打開了一條“東方之路”。

    中亞油氣資源豐富,據英國石油發布的《2011世界能源統計》顯示,土庫曼斯坦已探明可采儲量為8.0萬億立方米,排在世界第4位,僅次于俄羅斯、伊朗和卡塔爾,占世界總量的4.3%。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也各有1.8萬億立方米和1.6萬億立方米的儲量。這三個國家2010年天然氣總產量達到1200多億立方米,相比于已經開采多年的中東地區,中亞天然氣開發的潛力顯然更大。

    作為前蘇聯國家,中亞三國的油氣管道很長一段時間都被俄羅斯控制,其出口價格遠低于國際市場價格,嚴重制約了本國能源經濟的發展。因此,中亞國家紛紛開始采取“能源出口多元化”戰略,以求逐步擺脫俄羅斯的控制,拓展國內資源出口渠道。因此,2009年底通氣的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成為中亞開拓多元化出口的一個重要橋頭堡。

    然而,這對俄羅斯而言顯然不能算是一件好事,這種不安的情緒從俄氣(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副總裁梅德韋杰夫此前質疑土庫曼斯坦天然氣儲量一事中就可見一斑。

    俄羅斯的擔憂也不無道理,一方面,中亞各國正在努力擺脫對俄的依賴性,尋求通過與中國、美國等天然氣消費大國的合作獲得獨立的資源大國地位;另一方面,隨著中亞增加向中國的天然氣供應量,無形之中會擠占俄羅斯天然氣未來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這也會影響俄羅斯未來開發中國市場的機遇。

    我國能源戰略問題專家夏義善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也表示:“畢竟俄羅斯一直視中亞國家為其利益區,它們與中國加強了能源方面的合作,俄羅斯能不擔憂嗎?”

    此前,俄羅斯在談判中的底氣更多是靠歐洲需求的支撐。隨著世界經濟從金融危機中逐步復蘇,天然氣需求也持續增長,而日本福島核電站事件之后,各國核能發展規劃有所縮減,天然氣的依賴性勢必將繼續走高。同時,今年以來的中東動蕩局勢令以中東、北非為主要進口氣源的歐洲受到嚴重影響,歐洲國家不得不加強與俄羅斯的合作。

    盡管如此,對俄羅斯而言,出口多元化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歐洲天然氣市場已經成熟,過多依賴歐洲市場最終不利于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俄羅斯也需要尋求像中國這樣的新興并且需求增長迅速的市場。

    夏義善說,中國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必須是“互利共贏”的,需要從長遠、全局和國家戰略的角度來考慮。在前一階段,中俄雙方在價格上的分歧已經有所減少,中國與俄羅斯的天然氣合作談判歸根到底是一個雙方共同讓步的談判,“雙方最終會達成一致協議的”。

    對俄羅斯而言,與中國合作能夠拓展其天然氣的出口渠道,提高其在歐洲市場及其他市場上的議價能力;對中國而言,與俄羅斯合作能夠獲得穩定的天然氣資源輸入,為其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中國石油西氣東輸銷售分公司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與中亞的天然氣合作實現了“互利共贏”局面值得俄羅斯借鑒,也在一定程度上敦促俄羅斯盡快做出決策。同時,也向俄羅斯說明了兩個事實:一是中國天然氣市場潛力巨大;二是雖然中國有一定的天然氣價格承受能力,但由于中國需求主要位于東部和沿海,從中亞、俄羅斯等國管道引進天然氣的運輸成本較高,并且中國國內天然氣價格偏低,中國無法承受與歐洲市場相當的天然氣價格。

    高價進口氣按政府定價銷售矛盾突出理順和價改是趨勢

    在我國天然氣進口戰略上取得成功的同時,我們也需要看到,按照國際市場價格購買的進口天然氣卻要以政府定價在國內銷售,給天然氣進口和銷售企業將造成成本重壓。而且,隨著我國天然氣進口量的增加,這種壓力還會不斷增大。今年前10月,我國天然氣進口量同比大增86.5%,這一增幅還會隨著管道和LNG接收站的投入運行而繼續提高。相比于其他世界主要天然氣進口國,我國在天然氣的進口上主要面臨著兩方面的壓力。

    一是,進口成本的壓力。

    目前,我國天然氣進口主要依靠西北陸上天然氣管道輸送和從海上通道進口船運LNG。從管道氣來看,我國距中亞、俄羅斯等主要天然氣資源地的距離要遠于歐洲國家,距離更遠意味著管輸成本更高,在相同出廠價的情況下,天然氣到達國內目標市場的成本要高于歐洲。比如,歐洲市場即使距離土庫曼斯坦最遠的比利時和英國,其運輸距離也要比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到我國目標市場的運輸距離短得多。從船運LNG來看,亞太地區LNG貿易價一直就是全球最高的,這一價格今后也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受地區需求飛速增長的支撐。以從卡塔爾進口的LNG為例,今年5月發到中國的LNG到岸價為15.02美元/百萬英熱單位,而同期發往英國的LNG到岸價則為8.99美元/百萬英熱單位。

    二是,國內天然氣市場的低價壓力。

    目前,我國進口天然氣價格通常采取與原油或石油產品價格掛鉤的方式,由供需雙方按照市場規則協商談判商定。但是,一直以來,我國對國內陸上天然氣出廠價格實施政府指導價,盡管2005年、2007年和2010年國家三次調整了天然氣出廠基準價,但目前的價格水平仍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從2011年8月份的數據來看,我國同期居民用氣含稅價格是2.10元/立方米,工業用氣價格還要更低。而在天然氣主要依靠進口的日本,這一價格為12.96元/立方米;在歐洲國家中,以目前的匯率計算,英國是5.67元/立方米;即使是在近年來因頁巖氣發展而令國內天然氣大幅降價的美國,這一價格也達到3.59元/立方米。

    即使從可替代能源的角度來看,我國天然氣價格也是過低的。由于近年來原油價格大幅上漲,目前國內天然氣出廠價僅相當于等熱值原油價格的三分之一左右。這種價格信號的扭曲,導致各地紛紛上馬油改氣工程,爭上以天然氣為原料和燃料的高能耗化工項目,加劇了天然氣的供求矛盾。

    這種價格過低的壓力也明顯表現在進口的中亞天然氣上。根據我國與中亞三國簽署的天然氣供應協議,管道氣的到岸完稅價在2.6元/立方米左右,而目前按照政府規定國內管道氣出廠價僅為1.15元/立方米,比進口氣的價格低了不止一倍。這意味著,我國從中亞每進口1立方米的天然氣,就至少要承受1元多的損失,每年進口8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需要承受的損失就將會達到約1000億元人民幣。一旦中國與俄羅斯達成協議,俄羅斯將通過東線和西線每年向中國輸送600多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這樣一來,進口天然氣所造成的損失將會更大。

    由此來看,要緩解上述兩方面的壓力,要從根本上解決天然氣供需矛盾,理順供需關系,天然氣定價體系的改革就勢在必行。據悉,發改委的居民用氣階梯定價方案目前正在醞釀中,考慮到國內通脹壓力和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需要,天然氣價格改革將采取漸進式方式逐步向市場化靠攏。

    業內專家表示,預計未來天然氣價格的改革方向將主要包括兩點,一是逐步增強與可替代能源的相關性,以保持管道天然氣與石油、LNG等可替代能源的競爭優勢,緩解不合理的供需矛盾;二是按照天然氣的供需流向形成國內天然氣市場,逐步降低價格管制力度,允許不同地區根據氣源成本和管輸成本自行定價。 [復制 收藏
]
關于我們 | 會員服務 | 電子樣本 | 郵件營銷 | 網站地圖 | 誠聘英才 | 意見反饋
Copyright @ 2012 www.tolkopozitiv.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網 版權所有 京ICP證080561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最新69成人精品毛片|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狠人人爽| WWW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男女下面的一进一出视频|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一区| aaa一级最新毛片| 毛片大全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手机在线视频你懂的| 欧美18videos极品massage|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久久精品桃花综合| 蜜臀AV一区二区| 成人毛片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 99热在线免费播放| 欧美性大战xxxxx久久久| 国产真实乱xxxav| 久久亚洲精品专区蓝色区| 色八a级在线观看| 巨龙肉色透明水晶丝袜校花| 俺来也俺去啦久久综合网| 91麻豆最新在线人成免费观看|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 国产福利片在线| 久久久久性色AV毛片特级| 美女大胸又爽又黄网站| 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草视频免费在线|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免费国产在线视频| 一级有奶水毛片免费看| 日本特黄高清免费大片爽| 军人野外吮她的花蒂无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