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西部疊合盆地深部構造過程疊加與演化是造成深部油氣地質條件與淺部油氣地質條件差異的根源,這也決定著深部和淺部油氣成藏與富集規律的不同。研究疊合盆地內部應力場、流體動力場和地溫場的演化,闡明多元油氣生成,對揭示疊合盆地深部油氣地質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這是疊合盆地成藏研究需要解決的第一個科學問題。
在深部地質條件下,沉積巖相控油氣作用減弱,次生孔隙控油氣作用增強。勘探結果顯示,西部疊合盆地深部存在的高孔滲有效
儲層多種多樣,其形成與原始沉積巖相有關,與后期構造變動(包括期次、強弱、形式)有關,與深部高溫高壓作用和熱流體活動有關。厘清深部有效儲層的基本類型、闡明成因機制、建立分布發育模式,對提高深部有效儲層探測的成功率、降低
油氣勘探風險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這是疊合盆地成藏研究需要解決的第二個科學問題。
疊合盆地深部油氣成藏作用與淺部油氣成藏作用的不同首先表現在成藏條件差別上。淺部地層內溫度低、壓力低,介質條件相對高孔滲,油氣運聚主要受浮力控制,蓋層是形成
油氣藏必不可缺的地質要素;而深部地層的溫度高、流體壓力大,介質條件相對致密,油氣運聚受多種動力條件控制,蓋層有時不起作用。事實上,深部地層的成藏作用往往是淺部成藏和深部成藏作用的疊加和復合,具體包括埋深過程中多源成藏過程的疊加和復合、多階段成藏過程的疊加和復合等。因此,厘清深部油氣復合成藏機制和富集規律,對指導深部油氣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這是疊合盆地成藏研究需要解決的第三個科學問題。
解決第一個科學問題涉及諸多相關的難題,其中包括構造過程疊加、溫壓場演化、應力與應變響應、高溫高壓條件下油氣的生成與演化等。建議采用地質過程分析與構造過程模擬相結合的方法解決構造問題。通過地質過程分析,可以厘清構造變動期次、強度、變形特征、動力來源和性質;通過構造過程模擬,可以揭示應力應變機制、地層變形過程、應力與應變關系。將兩方面成果相互檢驗和印證,可以解決第一個科學問題。
解決第二個科學問題涉及裂縫和溶洞復合型儲層成因機制、多期構造變動和多期流體活動及關聯性問題。在實際工作中,建議采用地質分析與成因模擬相結合的方法來解決這一科學問題。通過地質分析,可厘清構造裂縫與溶蝕孔洞的分布特征及兩者的共生性與關聯性;通過模擬試驗,可揭示構造裂縫與溶蝕孔洞成因機制及高溫高壓條件下流體—巖石作用機制。結合兩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有效解決第二個科學問題。
解決第三個科學問題涉及諸多相關的研究內容,包括深部與淺部成藏動力學邊界條件判別、深部成藏動力學機制模擬、深部和淺部成藏過程的疊加與復合等。建議采用統計分析、物理模擬和數值模擬三方面相結合的方法解決。通過統計分析,可以厘清淺部油氣藏與深部油氣藏之間的差異性及其界限標準;通過物理模擬試驗,可以揭示深盆油氣藏的形成機制與成藏范圍;通過數值模擬,可以揭示深部
致密氣藏形成的頂界埋深及其變化規律。結合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有效解決第三個科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