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受歐債危機或波及高信用國家影響,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回落。截至記者截稿,紐約NYMEX原油主力12月合約報于每桶99.05美元,跌幅0.32%;倫敦LME銅期貨報于每噸7655美元,相比前一日下跌了1.26%。
即便如此,經歷了8、9月間“斷崖式”下跌的大宗商品價格似乎已走上“復蘇”的道路。紐約
原油價格不僅再度接近100美元/桶的高位,相比十月初的低點(75.15美元)反彈幅度已超過30%,金屬銅的價格一個多月來也上漲了15%之多。
然而,此時的國際投行對于大宗商品價格未來走勢卻持有極為謹慎的態度。
“我們預計未來一個季度大類商品指數存在10%-15%的下降空間。”16日,瑞銀證券財富管理首席中國投資策略師高挺對記者表示。
高盛集團早前也透露出對大宗商品的擔憂。“圍繞2008年底至2009年經濟滑坡可能重演的擔憂情緒令大宗商品價格承壓,投資者應從中大規模撤資。”10月底,高盛大宗商品研究部門負責人杰夫·居里(Jeff Currie)發布報告表示。
看空大宗商品
“明年全球經濟增速會繼續下滑,這是我們不看好商品的主要原因。”高挺對記者表示。
瑞銀日前公布了對2012-13年世界經濟的最新預測,將歐元區2012年GDP預估值從增長1.0%下調至僅增長0.2%,并預計2012年上半年歐元區會陷入衰退。
此外,瑞銀預計明年美國經濟增長率為2.3%,中國則為8.3%。
“相比今年9.0%的經濟增長預期,8.3%的數據已經弱了很多。”高挺認為,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將導致大宗商品的需求下降,而這會是抑制商品價格的重要因素。
“首先是預期,大家預期經濟不好,商品價格會因此下跌;然后會反映到實際需求上,如果需求出現了實質性的下跌,也會給商品價格帶來壓力。”高挺分析稱。
然而,當前的大宗商品需求并未出現實質性的下降;也正因為此,高華證券大中華區大宗商品研究團隊主管朱地武曾推斷,大宗商品的需求并不像價格反映的那么差。
不過高挺依然堅持,大宗商品將會在未來的一至兩個季度出現需求的實質性下降。
“也就是今年四季度到明年的一季度,屆時不僅歐債危機不會很快消失,風險只可能往壞的方向走,中國的出口形勢也不容樂觀,可能會出現單位數的增長。”高挺對記者表示。
瑞銀報告稱,大多數情況下,當經濟處于疲軟期或小衰退時,大宗商品指數會回調20%-25%,而像2008年那樣的大衰退,商品指數回調則在50%左右。
“我們認為這次衰退程度超過一般的疲軟期,但也不至于像08年那樣,因此這輪商品價格的回調幅度預計在30%左右。”高挺預測,從二季度至今大宗商品指數的下跌幅度約為15%,因此繼續向下的空間大概在10%-15%。
黃金繼續沖鋒
長期來看,大宗商品市場依然有投資機會。
“我們對于大宗商品的長期走勢也是樂觀的,因為我們對新興市場很有信心。目前最具不確定性的是中期走勢,歐債危機究竟會持續多久、發展到什么程度,都很難說得清。”高挺向記者表示。
有一些品種值得投資者關注。
“我們比較看好農產品中的玉米和大豆,這兩個品種是美國主要的出口產品,但今年美國的種植面積與產出率都有所下降,雖然南美的產量在增加,但總體來看,今年全球玉米和大豆的供應會略有下降。” 高挺認為。
除此之外,瑞銀對黃金依然“情有獨鐘”,高看國際金價未來一年內會達到2200美元/盎司。但國際金價在9月初創下1920美元/盎司后再無靚麗表現,如今僅徘徊于1772美元/盎司附近。
“全球低利率政策是我們看好黃金的主要理由。”高挺表示。瑞銀另有報告指出,鑒于歐元面臨風險,歐元區與美聯儲潛在的降息應該不會改變,實際利率仍將是負數,黃金需求因而將維持高位。
對于近期表現搶眼的原
油價格,瑞銀認為這是由于近期中東地緣政治所引起的。
“以色列與伊朗間的緊張關系,對原油市場造成很大的影響。雖然發生戰爭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真起戰事,會對原油供應產生明顯的影響。”高挺預測,一旦地緣政治的“風頭”過了,原油價格仍會跟隨其他商品一同下跌。
部分業內人士也持有類似觀點。國金期貨總經理助理江明德(博客,微博)在“21世紀資產管理年會”上表示,地緣政治對原油價格影響力巨大,短期內原油價格仍有上漲的動力,但中期來看,因為經濟趨勢不佳,原油價格可能會有所下降。